19日凌晨1时30分许,柳州市静兰大桥开始浇筑首个合龙段,用了近3个小时完成浇筑。此举意味着为期两年的静兰大桥改扩建工程,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有望11月底达到通车条件。
据南国今报报道,改造后的静兰大桥一共有7跨,昨日率先合龙的是最东边的第七跨。选择凌晨合龙,是因为这是一天中气温最低的时段,有利于混凝土随着气温的升高慢慢膨胀,把6号桥墩与7号桥台之间的两段梁体紧紧“粘”牢。两段梁体之间的空隙有31米长,2米宽,共需47立方米的水泥混凝土填充。为了保证梁体受力平衡,施工人员在合龙处两侧各搭设了一个水箱,分别可装28吨水。在合龙段浇注了多少吨混凝土,水箱就同步卸载同样重量水。
静兰大桥7跨就有7个合龙段,从昨日起往后的20余天,是各段陆续合龙的冲刺阶段。根据施工方案,合龙采取“先两边后中间”的原则,11月上旬可完成最中间的第四跨合龙,届时梁体施工即告完毕。桥面的防撞栏、路灯、人行道安装、铺设完毕后,就达到通车条件了。
记者19日采访时还看到,桥两端的引道施工也在加紧开展。东端引道长200米,与阳和立交桥相连,通往桂柳高速公路入口;西端引道长800米,与改造后的西江路相连。西引道由原桥头道路的16米宽扩至60米宽,而且中心线向南侧移位约20米,这样新路就比旧路更直,保证柳州市东出口道路的畅通。(何继权 程桂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