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城市生活节奏加快,行驶在河池城区街头的汽车却难以提速,交通拥堵这一大城市“通病”频繁出现,市民苦不堪言。
城区交通为何“运转不灵”?“行车难”困扰群众何时休?近日,记者为此进行了调查。
“大城市”般堵车
10月20日下午6时许,河池城区南桥大转盘路口,市民张先生打开车窗,边吐着烟圈,边盯着红绿灯缓慢闪烁。他坦言,城区交通拥堵让人“闹心”,但已见怪不怪,“现在城市都这样,农村才不堵车。”
“每次堵车,我真恨不得飞过去。”开出租车的韦师傅深切体会堵车的烦恼,“上下班本是跑出租车的黄金时段,现在由于交通拥堵,很多人宁愿走路也不坐车,生意很难做。”
在银行上班的谢先生今年买了一辆小轿车。然而,因为堵车,他现在依然是骑着原来的自行车上下班。“咳,交通堵塞让我的新车成了摆设。” 他苦笑道。
10月21日,记者沿着新建路、南新路行走时发现,城区堵车是常事,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期,汽车更是“寸步难行”。同时,由于占道停车、行人乱穿越马路等行为时有发生,导致城区“混合交通”现象严重,交通形势十分混乱。
“堵车多才像个大城市。”一出租车司机调侃说。
车“疯涨”路难行
据市车管所最新统计,截至今年2月份,河池城区拥有机动车辆53217辆,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率达12.54%。然而,城区道路面积仅1.39平方公里,同期增长率为7%,相对滞后的道路建设,难以满足高速增长的机动车辆需求,城区主干道交通拥堵日益突出。
由于历史原因,我市城区路网结构一直存在“内不成网、外不成环”的不合理格局,瓶颈路、断头路多,次干道、支路少,道路宽窄分布不均,路桥建设相对滞后,交通流量过多集中在新建路、南新路等南片区主干道,交通功能没有形成“微循环”高效运行体系,主干道机动车流量高达2600辆/小时,基本处于饱和状态。
城区道路路口多、间距短,所有路口均为平面交叉,交叉路口没有一座立交桥或过街天桥,也没有一个地下通道,导致平面混合交通冲突点过多,造成交通拥堵。五岔路口、金城江农贸市场、百货大楼路口等一些主干道路口,大量车辆和行人在一个平面上交叉混行,经常出现交通拥堵现象。
同时,城区部分路口渠化不科学,影响道路通行能力;公交线网布局和站点设置不规范,造成交通秩序混乱;占道从事非交通活动现象严重,浪费道路交通资源;交通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标线缺损严重,导致乱停车等现象频繁出现;大型交通运输企业(站场)居于中心城区,加剧了城区交通负荷。
“白手套”频现街头
城区交通形势日益严峻,而部分驾驶人的“方向盘道德”却让人不敢恭维,开斗气车、抢行夹塞儿、闯红灯等不文明驾驶行为,让本不宽阔的道路更加拥堵。据市交警部门透露,截至10月17日,我市交警部门已投入警力897人次,共查处交通违法5248起,受教育人数达31340人次。提高司机的驾驶道德及水平,已成为改善城区道路交通环境的一道难题。
“白手套”(交警)频现街头疏导交通秩序,成为河池城区进入“有车时代”的一大特征。为确保城区拥有一个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我市交警部门采取分片包干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健全工作机制的管理模式,把河池城区道路划分为城南、城西、河北、河南西片、河南东片5个责任区,共配置27名民警,18名协管员,执行全员上岗“治堵治乱”。
交警部门推行“点、线、面”三位一体的勤务管理,重点监控民族路、新建路、南新路、文体路等重点路段,以及河南岗、百货大楼、火车站、龙江一桥等重点路口。合理安排警力,加强对责任区路段的巡逻,重点路段、重点时期、重点季节增加巡逻密度,扩大管控区域。确保责任区之间、责任区与其他警种和部门之间密切配合、整体联动。
为提高科技管理水平,交警部门还充分发挥“电子警察”作用,进一步推进城市交通管理科技化、现代化。加强执法监督检查,规范执法秩序,提高执法水平和执法质量,努力消除城区交通拥堵现象。
破“堵”贵在优化
限制机动车“疯涨”不现实,城区道路交通承载负荷能力已日益接近临界点,如何破解交通“堵”题?交警部门有关人士表示,破“堵”要多管齐下,关键在于充分利用现有道路资源,优化交通基础设施。
首先要优化路网结构,打通断头路,改造瓶颈路,扩建主干道,调整行车道。交警部门以江南西路为例阐述,随着道路网络与交通出行矛盾的加剧,该路段“以路为街”供市民休闲的做法已不现实,开通此路,合理利用巷道路网,将有效缓解新建路繁华地段的交通压力。
城区交通破“堵”,还必须优化路口渠化,改造主干道交叉路口,支路和巷道路口;优化交通组织,增设单行线路,路口禁左通行、停车让行,消减交通流量;优化信号配时,增加交通信号控制路口,更新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科学调整信号配时;优化公交线网,开辟江南西路公交线网,调整部分公交站点和线网;加快停车设施建设,完善交通安全设施。同时,科学编制交通管理规划,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改革市政设施养护体制,加强交通影响分析评估。
城市规划“提速”
10月20日上午,我市城建重点项目之一,金城江七桥正式破土动工。该桥对于改善城市交通路网,缓解市区交通压力,连接龙江河南北交通,方便市民出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为缓解城区交通压力,我市“东西延伸,中间改造”城市发展规划全面“提速”。日前,记者从市建设与规划委员会获悉,今年我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共有14项,预计总投资106910.7万元。其中,金城江六桥(拥政路过江大桥)已完成可研报告评估和主桥部分初步设计评审,正在进行施工图设计;城东汽车总站已召开选址论证会,选址已提交市人民政府审定;城西大道I标段部分填方路基施工;九龙大道施工设计已完成,目前正在开展前期摸底排查、征地拆迁安置和完善项目立项手续;城东新区路网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已完成规划定线,正在完善道路施工初步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