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防城港市建规委组织召开那良、峒中两镇的总体规划及两镇辖区内的里火、峒中口岸区域详细规划和主要进出口通道景观设计审查会。会上,由我市规划设计院设计的规划方案通过了来自自治区建设厅、交通厅、市建规委的7名市内外专家组成的专家组的审查。
那良镇、峒中镇均位于防城区西部,均与越南山水相连隔河相望,区位优势得天独厚,且都历史悠久,有一定的工业基础,民族文化底蕴丰厚。但是由于历史原因,目前两镇的城镇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城镇风貌不突出,作为拥有历史较长的中心城镇的特色没有很好的体现出来,与城镇的功能定位不相符。规划后的那良镇将建设成为我市中部组团中心城镇,成为重要的边贸口岸之一,镇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农副产品加工基地,以红色旅游为主题的旅游度假区。规划后的峒中镇将会成为防城港市重要的边防城镇,以发展边贸、加工工业和旅游业为主的现代化商贸旅游镇。
两镇辖区内的峒中、滩散-里火口岸也是此次规划的重点。峒中口岸属国家二类陆路口岸,与越南平辽县横模口岸仅一河之隔。1998年以来,口岸进出口货物成交额年均达2亿元,边贸税费收入达200万元以上。但是由于历史原因,目前口岸经济的发展仍处于落后状态,停留在“过货”上,功能比较单一。在规划期内,峒中口岸将建设成为国家一类口岸。一是加快峒中边贸口岸的建设,同时把峒中口岸1平方公里范围划为互市贸易区,并争取增开一条边民互市通道,方便边民互市贸易;使峒中口岸建设成向边贸加工并举、以边贸促加工、以加工产业兴边贸的良好循环轨道转变,全面提高城镇经济的水平。
滩散-里火边贸点占地100亩,近年来,该边贸点进出口货物成交额逐年递增,边贸税费收入达100万元以上。但目前边贸点的路段现状质量还比较差,尚处于建设的雏形阶段,不符合城市化的要求和景观要求。在规划期内,把滩散-里火边贸点建设成为国家二类口岸。以口岸建设为中心以沿边公路为依托,适宜布局和发展边境贸易业、出口加工业、口岸物流业和旅游业等,对接东盟产业开发,形成新的加工出口基地。(记者 朱淑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