幢幢新楼托起新农村 ———容县农民普建标准化新居扫描
日前,笔者到容县农村采访,发现最引人注目的是幢幢新楼拔地而起,广大农民普遍住上了新颖别致的标准化新居。
近年来,容县把改善农民人居环境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切入点来抓,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全县86.3%的农户已住上了可与城里人住宅相媲美的新楼房。
统一规划建新村
9月22日,容县十里乡大坡农民新村的林广大等80多户农户分别举行新居落成庆典,家家门前挂灯笼、贴对联、燃鞭炮,喜庆场面非常隆重。村民们无不为农民新村的落成喜笑颜开。
十里乡大坡村地处容岑一级公路、南广高速公路、洛湛铁路交会处。因一级公路、高速公路和铁路经过该村都要征地拆迁,400多户农户要通过回建安置解决住房问题。为此,乡、村根据农户要求集中居住的意愿,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及防震抗灾要求,依法依规做好农民新村选址、规划和申请报批等工作。最后,大坡农民新村地址选在大坡圩旁边,规划面积75万平方米,分大坡、大坡琅、良田二、水枧等4个小区。村委会和乡拆迁回建办公室根据新村建设规划帮助做好“三通一平”(通电、通水、通路、平整土地),建起了集贸市场、文化广场、合作医疗诊所、幼儿园等,对小区所有道路进行了硬化,街边和空地建成了绿化带。去年以来,该村417户需要回建安置的拆迁户分别在四个小区落实回建用地,通过征地拆迁补偿、个人自筹等途径筹措资金建起了新楼房。新房占地面积依据各户人口多少和原拆迁房屋大小而定,最小不少于60平方米,最大达180平方米。楼房一般都在3层以上,地下一层可作铺面用来经商,全村600多村民足不出户便变成了生意人。
目前,容县兴建集住宅、集贸和卫生文化娱乐场所于一体的农民新村有40多处,全县共有5100多农户在新村落户。
因地制宜建新楼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容县根据居住安全、生活方便、节约土地的原则,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允许因地制宜建设住宅楼。
容西乡祖立村是“自治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近年来,该村1000多农户或拆除旧居,在原址建新楼,或迁移新址,在靠近山边的宜居地带建新居。有的是数户农户在一块较为宽敞的地带联建,有的则单家独户自建。座座新楼错落有致、造型新颖,很有现代建筑特点。该村立垌屯的杨胜传办毛织厂发了财,建起了一幢四层建筑面积达600多平方米的别墅楼,宽屏幕彩电、音响、电脑、空调、冰箱、洗衣机等一应俱全。由于外地到该屯参观游览的人较多,去年以来,杨胜传将其新楼办成了农家旅馆,生意红红火火。
由于该县在新农村建设中因地制宜,不搞形式,大大加快了农民新居建设步伐。截至今年9月下旬,该县20.5万农户中已有17.69万户建起了住宅楼,占全县农户总数的86.3%。
讲究标准重环保
该县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做到建新居与改水改厕相结合、与节约土地和节能减排相结合、与建设生态富民家园相结合、与建设文明卫生庭院相结合。
近日,笔者来到自良镇古济村都督村民小组参观,只见在片片柚树的掩映下,幢幢新颖别致的住宅楼显得格外显眼。村民小组长秦崇泽告诉笔者,近年来,该组家家户户按照整齐有序、居住集中、节地舒适、外表美观、环保卫生、美化绿化和有活动场所的要求,先后拆除破旧住宅,建起新住宅楼。而今,该组26户农户全部建起了3层以上的新楼房。其中秦崇勇、秦崇东两户还建起了结构新颖的小别墅。所有新楼全部采用套间结构,有卫生间,猪禽舍与人居分离,各户还分别建起了沼气池和无害化卫生厕所,用上了卫生安全的自来水,煮饭、点灯全部使用沼气。
都督村民新居标准是容县17万多农户新居结构的一个缩影。目前,该县近5成农户用上了沼气;98%以上的农户使用上了无害化卫生厕所,以及安全卫生的自来水或山泉水;两万多农户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1.1万户农户安装了电脑,用上了宽带;7成以上村道进行了硬化,不少村屯建立了清洁卫生制度,村前屋后进行了绿化美化。 (秦崇广 李进展 刘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