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电话:0771-2260001  

柳州:全力打造宜居城市


2008/11/17 14:34:08   来源:柳州晚报
【字体:  】【颜色: 绿 】 

    核心提示:近日,柳州晚报报道了柳州市召开实施城市建设“二次创业”、启动“十大建设工程”誓师大会的消息,在广大市民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大家对通过“十大工程”建设将给柳州城市形象的提升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充满了期待和信心。同时,也有人问:在“一次创业”中,柳州市的城市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还面临哪些困难?  

    从边陲小镇到现代工业城市  

    解放前,柳州城区面积只有3.42平方公里,人口11万,市区道路33条,总长12.7公里。到2007年底,这项面积已扩展到112.5平方公里,约相当于解放前的33个柳州城;市区人口已达101.84万人,是解放前的9倍多;全市形成了内外畅通的城市道路交通体系。昔日的边陲小镇已发展成为一座山清水秀地干净的现代工业城市,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城建“一次创业”成就显著  

    回顾历程,柳州市的城市建设发展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工业布点来带动城市建设和扩张的阶段。  

    这个时期城建通过工业规划布点来拉动城市扩张,以工业基本建设来带动城市建设,形成了工业和城市发展的基本框架,并确立起了柳州工业城市的地位;同时,把交通运输建设作为城市建设一个重要环节来推进,进一步巩固了柳州铁路交通枢纽的地位。 期间,铁路桥恢复重建、柳江大桥建成通车以及屏山大道、飞鹅路等一批城市主干道路建成,构成了城市道路交通的初步框架。  

    第二阶段: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到2002年,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阶段。  

    这个阶段,柳州市的城建进入了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发展的阶段:城市建设步伐加快,一大批城市道路、桥梁、管网等基础设施和大型公共建筑相继建成使用,河东大桥、壶东大桥、壶西大桥、潭中高架桥,以及东环路、西环路等路桥构成了城市道路T型骨架,工贸大厦、体育中心、文化艺术中心等标志性建筑进一步提升了柳州的知名度;同时,把酸雨治理作为城市建设重要内容,使柳州在“九五”期成功甩掉了全国四大严重酸雨污染区之一的帽子;通过防洪工程建设,解决了市区大面积、长时间内涝造成的危害,改变了城市不设防的状况;这个时期,还是柳州市房地产业开始起步并随着房改的深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发展壮大的阶段,胜利、屏山、桂中等一批小区建成,进一步改善了城市人居环境。  

    第三阶段:从2002年起至今,城市进入了新一轮的扩张和快速发展阶段。  

    这个阶段,柳州对工业化与城市化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成为城市建设的主线,同时把生态与人居摆到了突出的位置,逐步改变了城市建设长期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  

    柳州市从2002年起启动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建设规模和投资力度前所未有,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和路桥建设使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功能更加完备,仅2003年的城市拆迁量就相当于过去10年的总和,先后建起了5座跨江大桥、4座大型立交桥、2个城市隧道,并对部分城市干道及四个进出城道路进行全面改扩建,形成了内外畅通的“田”字型城市路网结构。  

    接着启动两翼,开发河东和启动阳和,加快城市东扩,迅速拉开了城市发展框架。2006年9月,市十次党代会又提出“一心两城、完善老城、建设新城、扩大两翼、重点向东”的城市发展方向,并设立了柳东新区。  

    在此基础之上,最近召开的市委十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又提出了努力实现“城市转型”和建设宜居城市的奋斗目标。  

    同时,通过实施“碧水蓝天,青山绿地”工程、城乡清洁工程,实施穿衣戴帽、小街小巷改造、夜景光亮工程和城中村改造、改制企业职工危旧房集中区改造等等,柳州市生态与人居环境明显改善,赢得了“山清水秀地干净”的美誉。  

    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柳州市的城市建设、城市发展步入了良性运行的轨道。  

    市长坦承面临很大的困难和压力  

    过去的50多年,柳州的城市建设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不过,市长郑俊康在日前召开的实施城市建设“二次创业”、启动“十大建设工程”誓师大会上却坦承,柳州的城市建设还面临很大的困难和压力:首先是城市建设总体上仍然滞后于经济发展,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仍有待进一步完善,柳州市在交通、物流、园区、污水处理等方面的基础建设已难以满足经济飞速发展的需要;柳州离宜居城市的标准还有很大的差距,一方面,柳州的先天有所不足,城市的盆地地貌很难让柳州的环境优良天数达到365天,另一方面,柳州又面临着工业化、城市化与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要创建宜居城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同时,城市管理水平也有待进一步提高,无论是在城市的日常管理、综合执法,还是在制度建设、运行机制方面,都还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  

      

    记者手记:城市建设虽然困难不少,压力不小,但有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有全市人民的同心协力,有“一次创业”打下的良好基础,我们柳州城市建设“二次创业”一定能再铸辉煌,“十大建设工程”的成功也指日可待,柳州一定能成为现代宜居城市,柳州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张乘焕) 

  

投稿】【打印】【关闭】  
广西建设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电话:2260123 2260127 举报电话:0771-22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