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晚,桂林阳朔县的漓江水畔上亮起跃动的渔火,渔民们撑起竹排在山水间往来穿梭,一幅典型的“夜间捕鱼图”呈现在人们面前,宣告为期一周的第十届漓江渔火节正式拉开序幕。
渔火节是阳朔人民庆祝丰收的传统节日,具有鲜明的民俗特色和地域风情。每年此时,几十个渔民趁着夜色在江中划起竹排,排头燃起火把,吸引鱼群汇聚。随后,渔民抛下叶丝网围住鱼群,并放出数十只鸬鹚参与捕捞。这时,渔民蹬排高呼,并且以桨击水。一时间,江面渔火闪烁,江中鱼鹰翻腾,夜空回荡起阵阵欢呼声,化成一幅天人和谐的山水图画。
据介绍,自1999年起,作为中国知名旅游目的地的桂林阳朔,就开始探索渔火节与现代元素的结合之道,利用传统节庆展示阳朔的山水之美和建设成就,进而扩大知名度,带动当地旅游和经济发展。2003年起,每年一届的漓江渔火节期间,阳朔还同期举行金桔交易会,推动金桔这一当地优势产业的发展,使节庆活动发挥实效。
“今年的渔火节将更加注重参与性和大众化,强调农民演、农民看、农民乐,使之成为乡亲和游客们放松身心、相互交流的舞台,”阳朔县副县长黄燕说。据悉,本届渔火节有大小10项文体活动,其中的“千人拔河”比赛,将有近千名市民和游客在一条长1000多米、重达4吨的钢丝上拔河较量。此外,渔火节期间还将举办各乡镇村民参与的文艺汇演、“图腾古道”自行车越野赛、“西街形象大使”评选、彩调歌舞演出、漓江风情摄影大赛等活动。
阳朔是桂林特有喀斯特地貌最集中的区域之一,距桂林市区65公里,“百里画廊”漓江63公里的河段流经此县。近年来,阳朔依托奇秀山水和民俗风情,大力发展旅游业,形成“印象·刘三姐”、“地球村”阳朔西街、“小漓江”遇龙河等一批旅游文化品牌。2007年阳朔实现旅游收入12.77亿元,占全县生产总值三分之一以上,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中国旅游强县”。韩墨 陈瑞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