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电话:0771-2260001  

贵港:和谐洁净人居环境赢得美誉


2008/12/23 11:53:51   来源:贵港日报
【字体:  】【颜色: 绿 】 

   “贵港,建市时间不长,但变化实在太大了。城市变大了,变靓了,变绿了,变得更适合人居住了!”这是一位到贵港投资的香港老板发出的赞叹。

全民参与建设卫生城市,“农村版”变成过去式
    地级贵港市成立之初,由于城市基础差,投入相对不足,脏、乱、差现象到处存在。“牛车城中现,猪鸡满街跑。”人们这样形容当时的“农村版”贵港城区。

   贵港升格为地级市后,历届市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城市的建设和管理。市民积极响应,参与建设自治区卫生城市、文明城市,用实际行动改变贵港市的面貌。

    1999年,贵港市获得自治区卫生城市称号,贵港“农村版”变成了过去式,经过全面的治理,城区脏、乱、差现象得到初步整治,人们管理城市的观念也注入了新的元素。城市建设开始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几年来,通过整体打包城市项目,引进社会资金进行开发和建设,一个9平方公里的城北新区展现在市民面前: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个个功能配套齐全、花园式的住宅小区美化了城市形象,提升了城市品位,带领市民进入了全新的居住环境。

    迎宾大道、荷城路、中山路延长段、金港大道等新区道路的建设及建设路、中山路、江北大道、和平路等旧城区道路的拓宽改造,使贵港城区的“骨架”变大了,交通更便畅了。随着城市的园林绿化工程不断拓展,城区亮化工程的不断完善,贵港大城市的面貌初步呈现出来,正在向建设富有现代化南国园林特色港口城市目标挺进。

大力投入整治城区环境,理想人居成为现实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这是市委书记赖德荣、市长唐成良在多次会议上作出的强调。正因为有如此认识,近年来,我市舍得投入,不断巩固自治区卫生城市成果。

    以“ 南珠杯”竞赛活动和城乡清洁工程为契机,市委、市政府投入巨资,全面提升贵港城市的功能,改善城市环境,先后对城区主要的道路景观进行了改造,统一了立面装饰,并进行人、车分道,对人行道全面铺设广场砖,进一步建设亮化工程、绿化工程,美化了道路景观。投资8500万元、日处理垃圾400吨的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场一期工程建成投入使用;投资1.2亿元、日处理污水10万吨的城西污水处理厂主体工程已完成,正在进行设备安装。2007年、2008年,市财政又投入近1000万元,改造、扩建城区297条小街小巷,在路面硬化的同时,进行绿化、亮化工程改造。

      三年来,贵港城区还投入350万元,购置了各种环卫专用车辆20辆,改善环卫工作条件,提高环卫工人的工作效率。全市投资300多万元,建成公厕28座,增添了5座生态环保型移动公厕,建成4座生活垃圾压缩式中转站,在城区各路段安装果皮箱1400多个。今年,贵港城区又启动15座公厕、5座垃圾中转站建设。市区公共场所的防害设施不断完善,有害孳生地得到治理。同时,致力改善城区交通落后状况,规划建设城市公交车站,共投入70多辆中巴车,开始城区公共汽车运营,取缔城区三轮车载客,大大方便了市民的出行。并安装了40多个单位和小区的夜景灯光工程,使城区路灯率达97%以上。

    在城区环境得到全面改善、城市功能配套全面完善的同时,不断完善城区清扫保洁制度,坚持对主干道全天候保洁,做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使贵港城区清扫保洁面积达250万立方米,日清运和处理生活垃圾350多吨,有偿服务达3万户、100多个单位,确保了城区主干道的市容卫生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

      2007年以来,我市深入实施城乡清洁工程,进一步加强城市市容卫生管理,彻底整治城市主次干道和街巷路面平整,下水道无垃圾堵塞,主次街道两侧建筑物整洁美观,无乱张贴涂写、乱设摊点现象,广告、牌匾设置规范,沿街单位“门前三包”等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制度得到落实。

经过大力整治,贵港城区车辆停放整齐,废物箱等垃圾收集配置齐全,城区无卫生死角,街巷路面基本硬化,无残垣断壁、无乱搭建、垃圾渣土暴露和违章饲养禽畜等“五乱”现象。掀起城区绿化、美化工程建设热潮,营造良好的绿化环境,城区绿化覆盖率达36.5%,绿地率达30.5%。

加强卫生教育和管理,治理成果得到不断巩固
    每天早晨,空气清新、地面洁净的新世纪广场,聚集了前来晨练的市民。晨曦下,一幅幅和谐的景象跃然眼前。

     贵港市民健康意识的提高,有赖于长期不间断的宣传、教育和引导。

     借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城区学校普遍开设了健康教育课,从小学生抓起,培养市民良好的讲卫生习惯;结合“3.24”世界结核病防治宣传日、“4.25”全国预防接种宣传日、“5.15”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12.1”世界爱滋病防治宣传日,全市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健康意识深入人心。

    今年,在迎接自治区卫生城市复审活动中,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和动员,在全市掀起灭鼠、灭蟑螂、灭蚊、灭苍蝇等除“四害”活动,开展食品卫生大检查。各部门、单位和广大市民纷纷行动起来,结合专业技术人员专业行动,采取堵、疏结合的办法,全面清理城区“四害”孳生场所,清除卫生死角,降低了城区鼠、蟑密度。经专业技术人员实测,贵港城区蟑螂密度为1.5%,鼠密度为2%,各项指标均达到全国爱卫会规定的标准。

    经过卫生治理,贵港的天空更蓝了,水更清了,地更洁净了,和谐人居环境提升了城市品位,赢得了串串美誉:在第六届市容环境综合治理“南珠杯”竞赛活动中,我市荣获B类城市“特等奖”,2006年,获得“广西园林城市”称号。2007年,中国城市品牌价值排行榜公布,我市在全国排名第149位,在广西排名第4位,成为全国最具品牌价值的城市之一。2008年11月,我市被评为“中国金融生态城市”。苏少珍


投稿】【打印】【关闭】  
广西建设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电话:2260123 2260127 举报电话:0771-22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