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市位于皖西北,地处“梁宋吴楚之冲,齐鲁卞洛之道”,区位优势明显,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同时,阜阳又是一座滨水城市,做好“水”字文章,成为塑造阜阳独特魅力的关键所在。近年来,阜阳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和滨水园林城市”目标,围绕特色做文章,注重功能下功夫,城市面貌取得可喜的变化,城市魅力也日益显现。
一、坚持以规划为龙头,为建设滨水生态园林城市奠定基石
规划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龙头,是政府指导和调控城市发展的基本手段。近年来,阜阳城市建设从修编城市新一轮总体规划入手,对城市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定位,明确了阜阳城市性质为全国重要的铁路交通和省公路交通枢纽,以加工制造、商贸物流为主的皖西北区域性中心城市,融滨水景观、生态特色和古城风韵为一体的生态园林城市。城市人口规模:到2010年达到82万人,到2020年达到140万人;城市用地规模:到2010年达到82平方公里,到2020年达到140平方公里。
阜阳襟带淮河,怀抱西湖,淮河的重要支流沙颖河、汾泉河穿境而过,东城河、南城河、西城河、东清河、中清河、西清河、一道河、二道河、济河、古泉河等河网纵横交错,慧湖、瑶池、西城内河、八中塘等沟塘星罗棋布。“水”构成了阜阳最重要的自然景观元素。同时,阜阳又是文化名城,因此,新一轮规划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围绕“水”字做文章,大力促进“水环境”治理,积极开展文物保护开发,通过十年左右的努力,把阜阳建成河水清洁、生态良好、人文厚重的滨水生态园林城市。
二、围绕“水”字做文章,大力实施活水工程
前些年,阜阳城区水系不畅,污染严重,违法填垫沟河塘建房现象时有发生,导致水面缩小,环境恶化,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同时由于沟河塘淤积,排水设施不配套,城区降雨难以外排,每逢汛期便大雨大涝、小雨小涝,群众对此反应强烈,也影响了城市的投资环境。2002年6月以来,市委、市政府下决心开展阜城沟河塘治理,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切实抓紧、抓好。
活水工程坚持“沟通水系,改善水质,先活后净,美净结合,总体规划,分期实施”的指导思想,按照“河水净化、河岸硬化、河坡绿化”的总体要求,分阶段分步骤实施,对阜城水体“先活、后清、再美”,使其符合城市景观水质要求。先行实施的一期工程是利用泉河正常水位高于内河水位和外河水质优于内河水质的自然条件,沟通城区水系,通过对下游河道的清淤疏浚,让水“活”起来,排掉城区劣质水,从西城河电力排涝站引进泉河水,冲释内河水,使死水变活,初步改善城区水质。在对东城河、南城河、中清河、西清河等河道彻底清淤的基础上,两岸埋设污水管网,实现污水截流。近两年,又投资3亿多元,在活水工程的基础上,实施沟河塘综合治理工程,沿河两岸建设20~50米的绿地,以植物造景为主,点缀园林小品,建成带状的滨水公共绿地,现在已建成东城河滨水公园、南城河公园、西城河公园以及与之相连的中清河、西清河滨河景观绿地等“水系”治理项目,沟河塘治理面积近100公顷。
今年,作为阜城滨水园林建设重点工程的泉河风景带也已开工建设,工程全长4.2公里,用地面积42公顷,总投资达5200多万元,设计方案以阜阳悠久的历史文化为承载,充分体现水、湿、堤、绿、城五位一体的整体性原则,使泉河成为一条具有生动水景、丰富绿化、优美建筑空间的城市景观长廊,同时具有滨水区防洪、休闲、娱乐以及城市文化活动等各项城市功能。
经过几年的治理,阜阳城区的水文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一是排涝泄洪能力明显提高。随着城区河流清淤疏浚工程的完工,河道的排水能力明显增强,加之对城市主次干道排水设施的改造,汛期时城区内再无明显积水,“关门淹”的局面明显改观,大大减少了内涝带来的灾害。二是违法填垫沟河塘现象得到了有效的遏制。通过广泛深入地宣传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时制止和拆除新的违法建房,震慑了违法建房者,有效保护了水面。三是随着节制闸的投入使用,城区水质得到改善,城区居住环境质量有了极大提高。
三、围绕“绿”字下功夫,大力推进园林绿化工程
结合阜阳城市水系比较丰富的特点,市政府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进行了重新修订,立足阜城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背景,以二河三片的城市用地布局为基础,以恢复古颖州西湖等历史景观为重点,以颖、泉河交汇的三角洲为中心,以城市内河为纽带,突出水道与绿道建设,形成“一心、三环、三楔、多线”的基本结构,构筑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网络。
古颖州西湖位于阜阳市区西北部,是我国古代的四大西湖之一,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以恢复和开发西湖历史自然景观为重点,并加大了对西湖及其周边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拓宽了水面,大量种植了树木花草,形成大面积绿荫。2007年底,古颖州西湖通过国家3A级旅游景区验收,2008年2月,被安徽省政府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现正积极申报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区规划面积达64平方公里,将以欧苏历史文化为核心,以生态湿地自然资源为特色,以娱乐观光、休闲度假为旅游目的地,充分利用水面和湿地资源,打造可供观赏游览的自然景观和生态农业园区,最终使颖州西湖真正成为文化之湖、生态之湖、休闲之湖。
建设中的三角洲公园位于颖泉河交汇的三角洲地区,也是阜阳城颖州、颖泉、颖东三区接合部,占地面积约167公顷,水面54公顷。三角洲公园的建设,坚持了以人为本,高起点、大手笔、有特色的原则,以现代风格为主,融入阜阳文脉,集生态环保、休闲观光、健身娱乐、文化科普、旅游服务为一体,着重突出“绿、水、金、帆、情”五大主题。同时,将与泉河风景带、颖河风景带,相互呼应,融为一体,阜阳的绿心和绿色框架呼之欲出。
除此之外,随着园林绿化工程不断推进,一处处园林精品也亮相阜阳城。近年来,阜阳城相继建设了一批游园、绿地和广场,这些设施集游览观光、休闲娱乐、运动健身于一体,成为城市新的风景线。一是以文峰公园、清颖公园为代表的公园、游园建设和改造,奠定了我市公共绿地建设的新起点。今年,还被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评定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二是以东城河、南城河为代表的滨水游园建设,提高了城市品位。总投资达4500万元的南城河综合治理工程,由奎星阁景区、文化休闲区、自然野趣区三部分组成,除对河道进行清淤、护坡、绿化以及一些配套设施的建设之外,还进行了灯饰亮化、景观美化,成为阜阳城又一张新的城市名片。三是以一道河路为代表的道路绿化工程建设,提高了园林式道路建设的水平。阜阳城一道河路总长18千米,道路红线50米,绿化分隔带宽4米,人行道设置绿化景观带宽5米,设立交绿化五处,总绿地面积近9万平方米。截至目前,阜阳的公共绿地面积增长近500公顷,人均公共绿地可增至每人7平方米以上,到2010年,阜阳城将新增绿地610公顷,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3%%,绿地率达到28%%,环保及城市基础指标也将全面达到省级园林城市的标准,到2020年,城市绿地率达到35%%以上,绿化覆盖率达到40%。
今后两年,阜阳城还计划启动对城市内河景观带的全面建设和保护工作,打通沿河道路,对沿河两岸建筑、景观的建设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营造阜阳独特的城市滨河景观带。“水”与周边开发建设相结合,将形成阜阳特色的文化面貌。 阜阳市建委副主任 顾恒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