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伊始,漫步于防城城区的大街上,光洁宽阔的街道、五彩缤纷的路灯、挂灯披彩的绿树……一切都令人心旷神怡。
记得去年7月份,笔者在沿着防钦路、防港路、防邕路一路采访时,沿街居民怨声载道。
“没法活了,家里的经济来源就靠这小小的铺门,你看这路,天好时灰尘满天,下雨时污水四溅,整个货柜都沾满泥尘,还有谁来帮衬啊。”防钦路扫把岭路段的一个摊主对笔者哭一般诉说。
“我最恨扫把岭这条路了,我从钦州回到防城高速公路路口,40多公里里程只需20分钟,而从高速公路路口回到我在独岭加油站旁的家,距离不到3公里,却要花25分钟的时间。”某单位小车司机叶某抱怨道。
改变防城街道破烂不堪的状态,还市民舒适安全的出行环境,这个市民们期盼早日得到解决的焦点问题,摆上了防城区委区政府领导的桌面,并被列入重要的工作议事日程。从2008年5月份开始,防城区成立了治超领导机构,组织了公路、交通、建设、交警等4个部门组成联合执法队,重拳出击,对出入辖区的车辆进行超限超载专项治理,特别是对防钦路、防邕路、防港大道、群星大道等重点路段的超限超载车辆进行严厉打击,使全区车辆超限超载的态势得到了有效遏制,道路运输市场秩序不断好转。以此同时,区委区政府还想方设法筹集资金,实施旧城改造工程。据建设局统计资料显示,从2006年起,三年来每年都投入大量的资金来维修城区道路,其中,2006年投入道路维修经费480万元,2007年投入528万元,而2008年上半年就投入1180万元,超过前两年城区道路维修费的总和。
功夫不负有心人,不懈的努力终成正果。现在,人们驻足于防城交通繁华的防邕路、防港路、防钦路交会点,可以高兴的看到,三条改建好的宽阔平坦的街道正张开臂膀伸向远方,红绿灯下,南来北往的车辆,井然有序地穿梭运行,司机大佬们往日的怨气已被抛到九霄云外。市民们有说有笑,放心地走在大街上,再也不会出现以前那种躲躲闪闪的尴尬场面。
防城街过去那种“坑坑洼洼路不平,烈日小雨痛脑筋,城区居民想骂娘,过往司机气冲天”的糟糕状况,已经成为一去不复返的历史。
“路灯亮了,走路方便了,心里也亮堂堂的,盼了多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政府确实为我们办了一件大好事!”这是近日一个名为“唐三蓄电池”的网友在防城港都市365网上发表的对防城街道巨变的感慨,同时也说出了全体市民对党和政府无限感激的共同心声。 朱洪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