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电话:0771-2260001  

坚持“文明搬迁、和谐搬迁”就一定能完成任务



—— 一位参加核电征地干部的工作体会
2009/2/4 10:41:55   来源:防城港日报
【字体:  】【颜色: 绿 】 
    陈健宁是港口区农机管理中心的一名干部,自去年3月份起,就到企沙参加防城港千万吨级钢铁基地的征地拆迁工作,9月份又转到红星村参加广西首个核电站征地拆迁安置工作。无论在哪里工作,他都全身心投入,克服了种种困难,出色地完成任务。他对记者说,防城港钢铁厂是广西有史以来的最大项目,防城港核电站则是广西首个核电站,能参加这两个项目的建设,是无比光荣和值得荣耀的事,一生都不会后悔。  

    2008年9月16日上午,陈健宁和其它参加征地工作的干部们一起来到了光坡镇红星村开展核电项目征地工作。陈健宁说:“红星村是一个以渔业生产为主的村集体,土地少,这对我们开展征地拆迁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开始进村宣传政策的时候,群众不理解,不听我们讲解政策,不让我们进家门。工作组领导召集我们开会,研究对策,鼓励我们不要灰心、泄气,要克服目前的重重困难。无论刮风下雨,我们都按时去群众家里宣传政策、拉家常。群众不让我们进门,我们就在门口做动员,宣传政策和核电建设的意义。只有形成强大的宣传、舆论氛围,才能为征地拆迁工作提供保障。”  

    “征地工作就是需要耐心!有些村民白天下海捕捞,我们就等到晚上村民捕捞回家之后再去,碰到有些村民在外务工的,还得电话里给解释说服,有时电话说不清楚,还必须跑到外地与村民进行沟通。经过我们一段时间耐心沟通,群众开始和我们接触,但一讲到征地拆迁的话题,他们不是马上走开就是赶你出去,可我们并不灰心,被赶出来再进去。”  

    红星村农二组的常居大户老李,是一个长期居住在红星村靠打鱼为生的老渔民,当陈健宁他们进他家里跟他宣传政策的时候,他张口闭口就要几十万,说工作队来强占他的土地,他以后不能打鱼了,说做了一辈子的渔民,除了打鱼什么都不会,搬出去以后不知道以什么为生,并有意地避开工作队。陈健宁说:“我们只能耐心的跟他讲政策,谈养老保险等保障措施。我们也知道想让他一下子转变思想很难,就从关心他的生活开始,想法摸透他的性格,他下海捕鱼我也跟着去,跟他学怎么捕鱼,做到生活工作跟他一起,从心里面去接触他,让他慢慢的接纳我,不再抵触我,想到什么问题或不理解的事都能静下心来跟我谈。在生活上,对他嘘寒问暖、帮他收拾渔具、做家务,不管什么时候、什么时间只要他需要我,我都第一时间赶过去,当他开始接受我的时候,跟他宣传政策就不那么抵触了,能静下心来听我讲解,还把当中一些疑问提了出来,我一一为他耐心讲解,直到他明白为止,让他了解到了核电项目建设的重要性。我们工作队员如果不熟读文件,理解透文件,群众的问题解答不上来,很容易造成群众的不信任,对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  

    “拆除一个房屋涉及的就是一个家庭生活居住、生产等问题,我知道只有通过真诚的服务,才能消除老李的顾虑,才能将阻力化为动力。老李提出想到外面租房子住,我就到港口区的中介公司为他联系房子,谈好价钱,一次次真诚的帮助,一次次贴心的服务,使得老李想通了,并积极配合工作组的工作,不但自己去签订《房屋拆迁安置协议》,成为红星村第一个进行搬迁及房屋拆迁的带头人,还协助我们发动群众丈量房屋,签订拆迁协议。对有些思想不通的村民,老李就以身作则、现身说法。在老李的带动下,群众纷纷配合工作组,进行丈量房屋及签订《房屋拆迁安置协议》。自从老李搬迁以后,我还进行跟踪服务,为他办理好低保、养老保险,让他搬得放心,搬得安心。”  

    陈健宁深有感触地说,征地工作很烦也很枯燥,当群众不理解时,挨骂给脸色看是家常便饭。但只要我们认准目标,坚定信心,坚持“文明搬迁、和谐搬迁”,以人为本地开展工作,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与群众建立起感情,用好政策,把群众安置好、服务好,就一定能完成上级交给的工作任务。  卓敏宜  

投稿】【打印】【关闭】  
广西建设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电话:2260123 2260127 举报电话:0771-22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