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电话:0771-2260001  

城靓人雅工强民富 桂林人民的共同期盼


2009/2/8 12:36:57   来源:桂林日报
【字体:  】【颜色: 绿 】 
  “让城市靓起来、市民雅起来、企业强起来、百姓富起来”,在今年我市的“两会”中,作为代表委员和市民网友共同关注的焦点和讨论热点,成为桂林500万人民的共同期盼和最大愿望。 

  关键词 靓 

  桂林因“山水甲天下”而闻名于世,建设与山水媲美的城市一直是桂林人不懈的追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响亮地提出了“让城市靓起来”的新口号、新目标。这口号和目标振奋人心。 

  近10年来,桂林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换来的不仅仅是城市面貌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凝聚了民心。初春时节,市民和游客走在市区,蓝天白云下,穿城而过的漓江清澈见底,一只只白鹤、蓑衣鸥在水面翩翩起舞,市区青山绿水,居民小区、办公大楼掩映在绿树中,透出一派勃勃生机。染织厂的范女士在丽君社区住了30年,她告诉记者,丽君路去年进行了立面改造,街道两旁的建筑全部重新粉刷一新,丽君社区还是广西第一个五星级“城乡清洁工程”示范社区。“社区环境的变化就是桂林城市变化的一个缩影。” 

  让桂林城市靓起来,一个“靓”字,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外延。靓丽的城市除了城建提升,也需要心灵美丽的人来力挺。范女士说,让城市靓起来,除了希望有关部门不断强化城市管理,实施路桥、公共设施、城市亮化、美化、绿化工程建设外,还得提高市民素质,共同维护环境,让桂林人心灵与山水城市同美。 

  来自房地产开发行业的代表罗欣说,一个城市的面貌离不开经济发展,桂林发展还要更快些,步子更大些,特别是在整个广西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时,桂林更应找准自己的定位,只有经济实力上去了,城市的整体面貌才能更上一个新台阶,才能有实力将桂林打造成真正的“宜居之城”。 

  关键词 强 

  企业兴则城市兴,企业强则城市强。桂林之美,天下闻名,但桂林城市综合实力不强,需要我们认真面对。“让企业强起来”的提出抓住了桂林能否实现科学发展、加快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所在。 

  要让企业强起来,首先要在思想上、感情上关爱工业、呵护工业、支持工业。“两会”期间,不少代表委员认为,多年来,桂林在营造工业发展硬环境上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是在软环境方面,还存在着不作为、乱作为的现象,严重制约着桂林工业的发展。工业是桂林经济的“命根子”,对全市财政举足轻重。做大做强工业意味着做大桂林的财政“蛋糕”,企业强起来,才能保证城市靓起来、市民雅起来、百姓富起来。心连心影城负责人肖总说,近年桂林的经济和文化产业发展起来,政府进一步提出让企业强起来的口号,说出了中小企业主的心声。希望政府认真落实各项扶持企业发展的政策,把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金融危机作为当务之急。 

  冯有贤代表说,桂林曾有着很好的工业基础,政府要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的同时,花大力气扶持本土企业,通过整合、提升、扩大等措施,千方百计帮扶遇到困难的老牌企业,发挥它们应有的效益。此外,桂林高校和科研院所较多,人才优势明显,要探讨新的合作机制,推动桂林企业与它们合作,实现双赢。 

  关键词 雅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让市民雅起来”涉及到每一位市民。“两会”讨论中,代表们认为,“让市民雅起来”提得非常好。这是我市建设现代化国际旅游名城、建设两个文明的需要。代表潘玲说:“桂林是历史文化名城,又是国际旅游名城,桂林人要雅起来很有‘资本’。”但是,桂林人还有相当多不雅的地方,还有相当多的陈规陋习需要去革新去改变。乱穿街道、随地吐痰、出口脏话等坏习惯坏毛病在桂林街头巷尾经常可见,这些虽然是小节,但往往就影响和损害了桂林和桂林人的形象。 

  如何“让市民雅起来”?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在这方面已经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例如,连续举办了两届的桂林读书月活动,让桂林城的书香气更加浓厚;桂林百姓文化大讲坛的举办,让市民每周都有机会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创建全国文明城、全国卫生城、全国环境保护模范城等活动,让每一个桂林市民都积极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每一天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 

  市卫生学校退休教师余老师对此感受很深,她说,今年她过了个文化年,书画展、摄影展一个接一个,前几天去参观帅氏四代名家的画展,看到大家在现场作画,边赏画边交流,在那种文化氛围下,精神愉悦,心情也舒畅。听百姓文化大讲坛和桂海讲坛,也是余老师每个星期必做的事,“我们普通老百姓和教授名嘴面对面,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样样都有,整个人的品位一下子就不一样了。”余老师说,这几天从报纸上看到,桂林提出要让市民雅起来,她希望政府多创办一些文化品牌活动,让城市更具文化气息,提升老百姓的文化修养。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潘玲说,让市民的言行举止雅起来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可以说是一个需要长时间的浩大工程。要通过举办和创新各种文化和宣教活动,加强对市民素质的培养和教育,不断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关键词 富 

  “富民”是桂林老百姓最大的企盼,同时也是建设富裕和谐文明新桂林的根本,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最重要硬指标。“让百姓富起来”喊出了500万桂林老百姓的最大呼声。 

  网友“漓江的鱼”说,近年来,桂林老百姓生活水平明显得到了提高,但远比浙江、广东,近比柳州、南宁,大多数桂林老百姓还没有富起来。作为桂林人,每当谈起如诗如画的桂林山水,心中总是油然而生一股自豪感,但作为桂林人,每当谈起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多少,却总是挺不起腰杆,说话没有了底气。 

  老百姓看党委、政府的能力和工作成效如何,衡量的最重要的标尺,就是看能否让老百姓富起来。老百姓不富裕,就谈不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谈不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谈不上建设现代化国际旅游名城,我们要实现加快发展、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来自阳朔县的代表黄锡亮说,桂林500万人口中,80%是农民,在农村,农民群众致富的心情最迫切,任务也最重。劳务输出是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在当前金融危机之下,政府要加大对返乡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加快农村劳务输出和就地转移速度。同时,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帮助农民改善生产生活环境。 陈娟 曹冰玉

投稿】【打印】【关闭】  
广西建设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电话:2260123 2260127 举报电话:0771-22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