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电话:0771-2260001  

留住游商小贩 塑造城市个性形象


2009/3/11 9:57:17   来源:中国建设报
【字体:  】【颜色: 绿 】 
     当一些城市管理者认为游商小贩有损城市形象,对其进行围追堵截的时候,全国政协委员、江西师范大学文化研究所所长王东林在本次政协会议上提交了与众不同的一份提案,他认为,应允许城市游商小贩的存在,并使之成为个性化的城市形象。

  他认为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总体进入小康的今天,作为“问题”存在的“民生问题”,实际上是一部分弱势群体的生存与生活问题。民生的基本要素是就业、收入和社会保障,而就业是具有前提意义的第一要素。目前,我国就业问题突出,自主创业较难,只有流动商贩之类的工作岗位进入门槛较低。然而,大量处于无序状态的游商小贩又与现代城市管理不相协调,城管工作者与游商小贩的矛盾也愈演愈烈。

  其实,允许城市游商小贩的存在,符合党的十七大报告“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政策。小商贩的经营可以满足城市居民的多样化需求,方便市民的日常生活起居。

  现实中,人们习惯将游商小贩的活动与城市形象对立起来。他认为,这种认识值得商榷。个性化的城市形象不仅表现在建筑样式和街道风貌,还表现在特定城市独特的民俗风情等人文要素方面。古往今来,游商小贩的活动营造了一方风土,成为一座城市鲜活的民俗风景。它是城市形象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想见,新疆乌鲁木齐如果没有烤羊肉串、卖葡萄干的小摊贩,感觉上就不是乌鲁木齐。

  由此可见,留存小摊贩不仅能减轻社会就业的压力,也是传承和保护一座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需要,是维护城市文化风貌、突现城市个性的需要。(张东林)


投稿】【打印】【关闭】  
广西建设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电话:2260123 2260127 举报电话:0771-22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