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电话:0771-2260001  

[玉林]敢教老区换新颜


2005/12/1 8:30:37   来源:玉林日报
【字体:  】【颜色: 绿 】 
        2003年初,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玉林市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在玉林市开展革命老区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着重解决广大老区的路、水、电、校、医、办、池等基础设施问题,帮助玉林市欠发达的老区农村尽快发展起来。短短两年间,玉林市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在玉林市社会各界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为老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玉林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在为期两年的大会战里,经过玉林市上下共同努力,总共建成项目23675个,完成投资10.98亿元,革命老区行路难、读书难、就医难、办公条件差、生态环境差等问题普遍得到解决,老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明显改善。

        大会战极大地鼓舞了老区人民艰苦奋斗、建设家园的斗志。他们不等不靠,自筹资金,义务投工投劳,迅速掀起建设家园的热潮。福绵管理区沙田镇苏立村麦陂自然村原环村道路过于狭窄,交通十分不便,严重影响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开展大会战以后,福绵管理区沙田镇苏立村群众修路的热情十分高涨,决定修建一条水泥环村路,自发地组织捐款修路,仅大年初一当天就收到捐款16万元,大年初三男女老少全部出动修路。

    农村经济发展加快

        大会战的开展,为玉林市280多个贫困山村播下了致富的火种。老区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增强了老区人民发展经济的能力;一批项目、资金在老区的投入和项目建设,带动了民间投资,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活跃了经济,推动了农村经济增长;老区村新开发了一批生产项目,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改善。据调查,2004年老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加183元。

         博白县三育镇飞厦村修建了5公里四级公路,解决了三育、飞厦两村4000多人行路难的问题,客车开到了农家门口,生意做到了山里头。在路通后的7个月时间里,全村就新购农用运输车5辆,摩托车30多辆,运出木材1.08万立方米;新种了八角、板栗等经济作物几百亩,全村总收入增加70多万元,人均增收175元。

    社会风气明显好转

         通过大会战,革命老区的学校、卫生室等文化、医疗设施明显改善,为老区群众开展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活动提供了场所,老区村精神文明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社会风气明显好转,农村“四大纠纷”明显减少。沼气池的建设,大大改善了老区村生态环境,掀起了建设老区新村,建设美好家园热潮。

        2003年6月7日,革命老区陆川县马坡镇界垌村洋垌文化娱乐中心举行了隆重的完工庆典仪式,该文化娱乐中心投资3.8万元、占地面积近3000平方米,主体工程为灯光球场,附设有凉亭、假山及周边环境的美化、绿化等。举行庆典仪式的当天,该村举行了篮球赛表演和焰火晚会,全村男女老少兴高采烈的聚集在一起,一派节日欢乐的气氛,吸引了不少附近村民进村观看。群众感慨地说:“这样的生活那才真叫爽呀!”

        玉林兴业县北市镇垌心村投资13万元建起为450平方米的村委办公楼,建好了村卫生室,兴建沼气池、人畜饮水工程,进行电网改造,建起灯光球场等等,丰富了村民的文化娱乐生活,还建起了占地面积360平方米的五保新村,使10位五保老人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靠,切实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韩冰)


投稿】【打印】【关闭】  
广西建设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电话:2260123 2260127 举报电话:0771-22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