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电话:0771-2260001  

沙栏工作组全部完成征地工作任务


2009/3/24 11:11:20   来源:防城港日报
【字体:  】【颜色: 绿 】 
     至2009年3月15日,防城港核电项目前期工作港口区现场指挥部沙栏征地工作组已全部完成工作任务,完成房屋搬迁协议98户,征收土地1160亩,坟墓全部迁移。

    沙栏工作组自2008年9月进驻光坡镇沙螺寮、栏冲村以来,认真贯彻市委“文明搬迁,和谐搬迁”指示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以及指挥部的决策部署,扎扎实实开展征地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各项任务的完成进度走在了其他征地工作组的前列。

    沙栏工作组征地有路网、主厂区和非居住区,又有坟山迁移等任务,线长、点多、面广。为了在上级指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组领导针对征地拆迁工作政策性强,群众工作要求高的特点,一是合理调配力量,充分依靠村干部、农村党员和群众中的带头人物,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将50个队员分成4个小组,每个小组都安排有市、区、镇、村干部,都有熟悉当地情况的人员,形成了扬长避短、优势互补、精干有力的工作队伍。二是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发动群众,争取他们对国家重大项目建设的支持。工作队员登门入户把市政府有关重点项目征地拆迁安置的7号、8号文件的3种安居、5种乐业文件精神向老百姓宣讲,详细解释。以人为本地带着感情开展工作,并重点加强对一些比较保守的群众开展思想工作,稳住他们的情绪,确保征地工作不受干扰。

    沙栏组在开展征地工作中,遇到许多历史遗留下来的土地纠纷等问题,有的长达30、40年,有的在十几亩土地就涉及十几个生产组闹纠纷,有的有证可凭,有的无证可查,有的是自己经营了多年但确实是别人的土地等等情况。工作组意识到,不帮助群众解决好这些问题,对征地工作就会带来很大的阻力和压力。于是,工作组主动协助有关部门解决这些问题,工作队员们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烦,深入实地调查,走访群众,全面了解情况,最后根据实际作出判断,对纠纷各方提出了公正公平、合情合理的解决方案,为纠纷各方所接受,彻底地解决了长期存在的土地纠纷问题,保障了征地工作的顺利推进。栏冲村增阜角南北两组悬案多年的土地纠纷问题在工作组协调下得到圆满的解决时,当地群众高兴地把感谢信送到了港口区现场指挥部。

    沙栏工作组组长、港口区政协副主席陆汉松对记者说:“征地拆迁工作首先要得到群众的信任,因此,特别要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并设身处地地为群众着想,充分考虑人性化征地拆迁,在政策规定的范围内为群众争取最大的利益,取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对象户对工作队的信任之门打开后,工作才不断取得成效,最终达到市委提出的文明搬迁,和谐搬迁的目的。

    二是树正气压歪风,大力表扬在征地过程中的好人好事,发挥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的带头作用,使正气一直占上风。我们也曾遇到过个别人不讲道理、不听动员、态度恶劣、背后闹事等情况,但是我们敢于在依法的基础上理直气壮地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并利用村中较有威信的人出面干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可以说,在沙栏组整个征地过程中,歪风邪气始终无法抬头、没有市场,极大地促进了我们的工作。我们完成任务,全部依靠自己的力量,不需要市里另安排力量来包户。”

    自进点以来,工作组无节假日,连续奋战了数月,克服了生活、工作等方面的诸多困难。如生活方面,驻地的生活条件比较艰苦,停水停电是家常便饭,夜间蚊子肆虐,几个队员居住在一间狭小的房间里,在炎热的天气下难以入眠。工作方面,征地涉及两个村32个生产组,群众居住比较分散,而工作用车又少,队员们经常要步行几公里走访群众。但是,在困难面前,全体队员大力发扬不怕艰苦、连续作战的精神,团结协助,高效率地开展工作,特别是在攻坚月,全组经常加班加点清点竹木、丈量房屋,晚上还要召集群众开会讲政策,做思想工作,经常午夜才能回到驻地。一次,路网组到现场处理土地纠纷问题,路上忽下大雨,全组7个人只带两把雨伞,顾得了这个顾不了那个,最后个个都被淋湿了,但仍坚持工作,当地群众对此非常感动。像这样不怕苦不怕累的例子,沙栏工作组还有很多、很多。正是经过全体队员这样长期艰苦的努力,沙栏组征地任务完成得比较顺利。( 卓敏宜)


投稿】【打印】【关闭】  
广西建设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电话:2260123 2260127 举报电话:0771-22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