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电话:0771-2260001  

江苏省太仓市园林绿化与人居环境建设侧记


2009/3/26 10:02:19   来源:中国建设报
【字体:  】【颜色: 绿 】 

  太仓市位于江苏省东南端长江入海口南岸,处于沿海开发带和长江经济带的交汇点,离上海、苏州均在50公里左右。全市总面积823平方公里,总人口80万。其中,户籍人口46万,建成区面积32平方公里,辖7个镇,设有太仓港经济开发区。

  风和日丽、八方通衢,使太仓成为历代帝王设立粮仓的宝地和漕运枢纽。早在2400多年前,吴王和春申君就在此设立粮仓,因而得名。宋元时期,千桅林立、番商云集,商贸航运盛极一时,被誉为“六国码头”。明代,郑和七下西洋均从太仓港起锚,远航亚非30多个国家,使太仓成为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地区之一。

  近年来,太仓市委、市政府将城市绿化建设作为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致力于绿化建设和人居环境的改善,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活力。全市综合实力多年保持在全国“百强县市”的前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储蓄、人均收入始终在全省乃至全国保持领先水平。人口、资源、环境、社会得到同步发展,在全国率先步入“小康市”行列,先后被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生态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称号。

  全面优化城市人居环境 争创“中国人居环境奖”

  早在10年前,江苏省太仓市就开始了国家园林城市的创建工作,之后又开展了国家生态市的创建,并于2006年和2008年分别荣获了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生态市称号。随后,太仓市城市绿化建设荣获了2008年“江苏人居环境范例奖”。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太仓市已经形成了较为科学的城市绿化指标体系,截至2007年底,城区绿地率为38.03%%,绿化覆盖率43.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12.7平方米。多年的绿化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太仓市进一步创建“中国人居环境奖”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城市品位得到提升。注重发挥太仓“精、巧、雅、静”和江南水乡的城市风格,着力营造“最佳人居城市”环境。保护和发掘了一批有历史价值的文物古迹,建设了一批体现太仓地域特色的标志性建筑和景点。大力实施“绿色城市计划”,做到绿网、路网、水网“三网合一”,路灯、小品、绿带交相辉映,一个“百步见景、千步见园、满城皆绿”的园林城市风貌正在形成。通过创建工作,太仓城市变绿、变亮、变美了,既保持了江南水乡的传统特色,又融入了现代文化,城市整体环境得到全方位优化。

  二是生态质量逐步优化。城市烟囱一一消失,排污口一一控制,重点污染企业实施搬迁;市容市貌、环境卫生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绿化率、小区环境档次得到提高,一个天蓝、地净、水清的生态城市初步展现。

  三是人居环境明显改善。通过实施老街坊改造建设,使5平方公里的旧城区面貌焕然一新,城市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几年来,先后对人民路、太平路、东仓路、滨河路、郑和路、上海路、娄江路等城市道路实施提档改造,形成了城市内部成网、外围成环、四面放射、快进快出的现代化交通网络,交通组织更趋合理,市民出行方便快捷。

  四是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江苏省“十五”重点项目太仓港正抓紧建设。建成了长江引水工程、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发电厂、体育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一批城市基础设施和标志性工程。集中供水、供热、供气正向更广区域覆盖。邮政、电信、信息及宽带网络、数字城市建设发展迅猛。

  巩固园林城市创建成果 加快园林绿化建设步伐

  为了让太仓绿更浓、景更美、城市更温馨,太仓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巩固和发展“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扎实开展创建“中国人居环境奖”活动,推动城乡面貌发生了可喜改变,处处散发着现代都市的迷人风采。

  1.科学制定绿化以及生物多样性规划

  为了将太仓城区建成生态平衡、环境宜人、风景优美的宜居城市,太仓市编制了《太仓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3~2020)》。该规划以新修编的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强调绿地的系统性,充分发挥城市绿地的综合功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形成城市生态绿色体系。2008年,又根据城市发展和绿化工作的新情况和新特点,对《绿地系统规划》进行修编。在绿化建设构成上,以道路、滨河为脉络,以“二环”、“二塘”工程为骨架,以美化城市主出入口为重点,以城市绿色盆景工程为点缀,以“碧水”工程为依据组成城市绿系工程,加快形成太仓城市水网、路网、绿网有机结合的城市绿地生态系统。

  2.着力建设城市四郊林带

  几年来,在城市快速扩张的过程中,太仓市充分利用道路、河道网络将城郊的各块状绿地相串联,在市区各主要出入口和外围道路构筑了生态绿环及绿色网络空间。在城东沿江和沪太高速公路太仓出入口植树12.4万余株,新增绿地12.46万平方米。在城北沿沪太高速公路延伸段两侧建设城北防护林带38万平方米。在城市西部沿204国道两侧及昆太路两侧各建20米宽的绿化带。在城南沿新浏河两侧建成防护林带,并规划在新浏河两侧建设宽度各为100米的生态林带,目前已基本完成河北岸33万平方米的风光带。整个风光带突出人文理念,在绿化建设的同时,考虑到市民休闲、娱乐需求,设计了众多配套设施。

  3.加快城区公共绿地建设

  太仓市始终把扩大公共绿地面积、改善居住环境作为绿化工作的重点,对市区现有的两个公园也进行了拓建改造。通过收集史料、发掘文物、移建古建筑,重现了具有明清时期“太仓园林之冠”之喻的南园,现已恢复建园60多亩;对太仓最古老的园林——弇山园按照原建筑格局进行恢复性扩建,面积达到110亩,现已成为一座具有江南园林风貌特色、充满历史文化蕴涵的经典园林。为了弥补市中心公园数量的不足,太仓市又分别在城区东、南、西、北郊建设了菽园(10公顷)、新浏河风光带(33公顷)、西庐园(20公顷)和金仓湖湿地公园(130公顷)(在建)。这4个公园在设计理念上坚持生态与环境的协调、文化与艺术的统一,成为市民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的好去处。太仓市还以小游园、广场建设为目标,先后新建、扩建提档了30多个小游园,每个小游园都配以独特的文化景观。城市广场绿地布局合理,植物配置以植物造景为主,做到乔、灌、花、草有机结合。

  4.注重庭院和居住区绿化

  太仓市在加强公共绿化的同时,要求机关、企事业、学校等单位以及居住小区在项目建设以及绿化改造时,按相关标准要求注重绿化建设,确保绿化指标达标,并做到建设项目和绿化工程同步规划、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在绿化长效管理中,保证绿化管理资金、措施落实到位。全市各单位积极开展江苏省、苏州市的绿化达标活动,目前,已有103个单位绿化达标,32个单位被命名为省、市级园林式单位,21个居住区被评为市级园林式单位,“世纪苑”居住小区被评为原建设部第二届东方园林杯优秀住宅小区金奖,君悦豪庭住宅小区被列入原建设部人居环境金牌建设试点项目。近年来,太仓市还积极开展老小区综合整治工程,陆续对桃园小区、昌平小区等进行改造,提升原有的绿化水平,计划用5年时间对55个老小区全面实施整治。

  5.高标准建设道路绿化

  道路绿化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建成区面积的不断扩大,新建和改建的城市道路越来越多,太仓市在道路提档改造建设的同时,十分注重配套建设道路绿化美化工程。全市先后建成了东仓路、滨河路、东亭路、娄江路、常胜路、北京路、南京路、苏州路、广州路、郑和路等景观大道,道路两边各留20米~50米不等的绿化景观带,绿化以植物造景为主,并结合原有的地形地貌充分体现其生态性。2007年,太仓市在改造上海路过程中,组织各沿路单位打开围墙,充分整合各单位庭院绿化景观,使庭院绿化和公共绿化融为一体,最大程度地发挥了绿化的社会效益。目前,城区主干道绿地面积不少于道路总面积的25%%,行道树普及率达100%%,做到一路一树、一路一景,形成了良好的道路绿化体系。

  6.加快构建社会生态体系

  太仓十分注重城市生态建设,狠抓生态基础设施投入,统筹城乡供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三网”建设。全市垃圾进行集中焚烧发电处理,日处理能力500吨。镇镇建有污水处理厂,各镇区排污全部进入污水管网,全市污水日处理能力达15.5万吨。建立循环经济体系,认真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城市环境质量大幅度提高。

  7.完善城市绿化养护机制

  绿化养护和管理是维护绿化成果的重要环节。太仓市在日常养护上不断健全和完善城区绿化长效管理办法,依据《江苏省城市园林绿化植物养护技术规定》、《苏州市城市绿地养护技术要求》和《苏州市城市绿地养护管理检查考核细则》,不断完善城市绿地养护考核制度,制定了《太仓市城市绿地养护管理检查考核细则》和相应的技术要求,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筛选专业养护队伍。同时,严格绿化用地界限,实行绿线管理制度,加强绿化监察,依法查处损坏绿化的违法行为。

  以创建工作为抓手营造最佳人居环境

  近年来,太仓市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创建工作的新形式、新机制,从更高角度、更深层次推动创建工作向纵深发展,为新时期创建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1.完善领导机制,强化创建的组织实施

  太仓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创建“中国人居环境奖”工作,始终把改善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城市、着实为居民谋福利作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指示要求加快创建步伐,并将创建工作列为年度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太仓市成立了创建指挥部,将创建任务按照“中国人居环境奖”的要求一一细化、分解、量化,层层分解落实。这一系列组织领导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创建工作的迅速开展。

  2.实行联动机制,动员全民参与创建

  在创建中,太仓市采取城乡联动、部门联动、小区和家庭联动的方式,掀起了全民创建的热潮。一是加强了宣传教育和发动工作。城管、环保、农林、交通等部门以及各镇积极围绕创建指标体系的要求,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型的创建格局。开展了义务植树、市树市花评选、绿树绿地认种认养等一系列全民创建活动,形成了全社会支持创建、参与创建的良好创建氛围。二是加快城市绿化与乡镇绿化的同步实施,以绿连镇,建设绿色走廊。大力推进绿色畅通工程,全市范围各道路普遍开展绿化达标改造,全面建设绿色走廊。

  3.狠抓措施落实,推动绿化长效管理

  一是健全政策规章。市政府制定了《太仓市城市绿化管理办法》、《太仓市城市绿化保护管理实施办法》、《太仓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实施办法》,下发了《关于加强绿化收费管理的通知》,在做到城市绿化建管有章可循的同时,确保了绿化经费的来源。二是不断提高绿化管护水平。为加强管理,太仓市强化了绿化执法管理,组建了绿化监察队,出台了砍伐、移植城市树木等园林绿化管理审批制度。积极推行城市“绿线”及“绿色印章”制度,实施绿化与建筑同步设计、同步验收的办法,探索绿化易地建设补偿制度,走绿化管理的规范化、法制化道路。同时,引入市场机制,将城区绿化分标段面向社会招标,实施“绿马甲”管护办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加强了对古树名木的管理,体现了太仓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名城风貌。

  太仓市以创建“中国人居环境奖”为抓手,加快城市绿化建设步伐,取得了显著成效,促进了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下一步,太仓市将瞄准目标、加强领导、合力推进,为营造最佳人居、创业城市环境,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太仓而努力! 张妍  汤莉  陈燕


投稿】【打印】【关闭】  
广西建设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电话:2260123 2260127 举报电话:0771-22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