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是南宁昆仑关大捷66周年纪念日。当日,围绕昆仑关进行开发和保护的总体规划也揭开面纱。该规划提出,要将昆仑关打造成为全国及亚洲具有影响力的战争遗址类国际和平主题展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家4A级景区。
老战士昆仑关缅怀先烈
昨天上午,纪念日的昆仑关引来众多“故人”:参加过昆仑关战役的老战士,以及参加过该战役的著名抗日将领的后人代表,其中包括抗日名将杜聿明的女儿、戴安澜的儿女等。这些“故人”们登上昆仑关战役遗址,参观昆仑关战役文物、观看影像资料,并在昆仑关纪念塔前缅怀先辈。2000多名当地群众也来到昆仑关,放飞和平鸽。
当日下午,南宁市还举行了纪念昆仑关大捷66周年座谈会。晚上,与会代表一起观看了反映当年昆仑关血战、获得西班牙电影节“历史见证”殊荣的电影《铁血》。
6000多万打造4A景区
昨日,南宁市规划部门向媒体和来宾展示最终敲定的昆仑关总体规划:要将昆仑关建设成为全国及亚洲具有影响力的战争遗址类国际和平主题展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家4A级景区。
南宁市计划投入预算6090万元,建设包括昆仑关战役纪念馆在内的8大区域景点,包括纪念塔、古关楼、将士墓、抗日主体雕塑群、民族美食馆等。在占地37.5公顷的“拓展区”,还将建设模拟野战场及行军小道,以及青少年模拟古战场。昆仑关战役纪念馆将是其中一项最大投资,2008年建成,共投入2500万元,总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
规划的建设期为2005年到2016年,景区道路及配套设施明年开始动工。
景区每年将迎百万游客
昆仑关的总体规划引来不少人的关注。诸如“景区建设是否过于庞大”、“会不会导致遗址过度开发”、“景区如何赢得游客和效益”等观点,引起部分参加纪念活动的专家的热议。
广西师范大学社会文化与旅游学院院长唐凌认为,昆仑关确实具有较大的旅游价值,但开发利用的程度过低。他建议,要提高昆仑关遗址的旅游效益,必须有回归的心态,借助自然、民俗、文化等因素。对一些有可能丧失的文物设施,政府不能放弃管理权,要处理好保护和开发的关系。
南宁昆仑关项目筹备组组长方建诠表示,昆仑关战役遗址是国内为数不多保持较完整的二战遗址,有广阔的国内外市场。按他们的分析预计,昆仑关景区建成后,年均可有100多万游客。他们规划是以昆仑关景区为中心,将清平水库,万盘山、陈平江、西运江水库连起来,开展两日游和多日游,从而吸引大量的游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