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电话:0771-2260001  

桂林:拆违有原则讲法也讲“情”


2009/4/21 14:55:54   来源:桂林日报
【字体:  】【颜色: 绿 】 
今年的拆违工作在更加规范化的同时,还将体现人性化,坚持刚性和谐并重,法理人情同在——— 


  杜绝违法建筑,提高居民的认识是根本 

  “想要彻底杜绝违法建筑,提高每一位居民对违法建设的认识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市城管监察支队负责人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懂得利用相关法律法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目前我市绝大部分的违法建筑都是通过市民及时举报而得以拆除的。 

  “但仍有部分人是抱着侥幸的心理兴建违法建筑。”市规建委相关负责人说,尤其是有些企图靠抢建而换取政府补偿的人,往往怀有“赌一赌,赚利益”的侥幸投机心理,认为政府拆除违法建筑需进行补偿,“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违法建筑被拆除,建设者不但不能获得补偿,反而还要被依法处罚,其结果往往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另外,个别村干部或单位干部带头搭建违法建筑,这些“榜样的力量”也令违法建筑屡禁屡拆仍屡建。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除了“人”的因素外,违法建筑成本过低,而执法成本则相对过高,也是令不少人甘愿冒险搭建违法建筑、违法建筑屡禁却难止的原因。据了解,2008年,我国《城乡规划法》开始正式实施,但直到目前,还缺乏相关实施细则,令执法人员在拆违过程中面临执法程序繁琐等方面的困扰。在实际执法过程中,往往执法人员在违法建筑动工伊始时就已发现情况,但等执法人员完善全部执法程序时,对方的违法建筑已经建完,从而大大增加了执法成本。 

  起草拆违实施办法,拆违力求更规范 

  针对拆违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难点,相关部门正在积极着手解决。 

  目前规建委正在起草我市的拆违实施办法,新的实施办法出台后,我市的拆违工作从执法程序和职能分工上更加细化,操作起来更有效率。 

  “违法建筑的形成原因多样,既有历史原因,也有个别人无视相关法律法规而私自乱搭建,或纯粹为牟利而抢建违法建筑的现象。针对不同情况造成的违法建筑,我们会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考虑相应的处理措施。”市规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的拆违工作,严格执法和人性化执法相互结合的方针原则将被严格要求贯彻拆违工作的始终。 

  该负责人介绍,对于知法犯法以求牟利的人,执法部门将予以坚决打击;对确实有困难的老百姓,各级政府部门要帮助疏导和解决,予以妥善安排;对因不了解法律法规而搭建的,执法人员则应对其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劝其自行拆除;另外,对因历史原因造成的老一批违法建筑,执法部门尊重客观历史,针对不同情况周密考虑拆除方案。 

  在采访中,市规建委和城管部门都表示,无论是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还是充分考虑到拆违过程中的细节问题,拆违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还在于领导带头。“各级领导要首先保证从自身做起不违法建房,才能真正做到执法公平,合理服众。” 

  拆违讲法也讲“情” 

  4月16日,虞山路三号小区内的300多平方米的违法建筑被依法拆除。这些违法建筑多是小区居民搭建起来的杂物房,主要用于停放自行车。拆掉了违法建筑,小区环境变好了,但如何安全停放车辆的问题却随之而来。为方便小区居民有地方停放自行车,执法人员认真考虑了居民意见,恢复了小区内的敞开式车棚。“我们在拆违的过程中会尽量考虑群众合理合法的需求,以帮助解决实际的困难。”市城管监察支队负责人说。今年的拆违工作,将更加严格秉承“依法依规,有情拆除”的原则,做到法理与人情同在,刚性与和谐并重。 

  今年1月19日,市城管监察支队三大队的队员们提着年货,敲开了唐芳英老人等3户困难居民的家门,给老人们拜早年。唐芳英等几位特困居民,是城管队员们在几年前拆除凤凰山路、中山北路违法建筑时结识的。城管监察队员在执法过程中了解到他们的生活的确很困难,就主动与他们结成了帮扶对子。从2003年至今,队员们每到春节前都会为他们凑些钱,并把米、油等年货送到他们家中。 

  据了解,市城管监察支队各大队都保持着慰问贫困拆迁户的习惯。市城管监察支队要求执法人员在执法中既要讲法,又要讲“情”,以人性化执法开展拆违工作,从而赢得老百姓的尊重与配合。 

  截至目前,城管部门已经在进行第四次调查,执法人员深入到每一户违法建筑户中,作耐心细致的调查了解,充分掌握违法建筑的基本情况,并组织人员走进社区,开展规划和市容等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到村委会召开会议,帮助群众加深对相关法律法规的理解,提高群众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努力把工作做到细而又细。为确保违法建筑能够拆得掉,市城管支队统筹安排,把任务化解落实到各个大队、中队,要求所有领导都要靠前查看、靠前指挥、靠前协调,做到周密计划,精心组织,对当事人要做好思想工作和疏导,要尽可能考虑百姓合情合法的要求,并在能力范围内尽力予以解决。  孙敏 黄政 

投稿】【打印】【关闭】  
广西建设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电话:2260123 2260127 举报电话:0771-22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