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电话:0771-2260001  

瑶乡闲置厂房实现“再就业”


2005/12/31 8:51:18   来源: 贺州日报
【字体:  】【颜色: 绿 】 
    昔日停产、破产的国有企业,如今脱胎换骨成为生态型企业,沉寂多年的闲置厂房摇身一变,变成机声轰鸣的现代化新厂房。富川瑶族自治县以国企闲置厂房、土地等资产嫁接项目建设,节约有限资源,重点优先发展生态工业、优势企业这一招真灵,至今年底,富川瑶族自治县8万多平方米的闲置厂房被再利用,3000多人实现和再就业。利用闲置厂房办厂的企业实现利税8500万元。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由于工业结构调整、优化等原因,瑶乡富川一些国有企业逐渐被市场所淘汰和遗忘,一方面,宽大的厂房被闲搁一方,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新办企业却需要落户生根,征地建房。面对这一现实,如何尽量少浪费土地,盘活闲置资产,实现工业经济集约增长?富川瑶族自治县委、县政府把发展目光投向这些闲置厂房,大胆探索、使用国家允许,客商乐于接受的招商兴业方式,对富川瑶族自治县内长期停产企业的闲置厂房进行归档、维修、调整管理,对闲置厂房进行涉及租金、税收、管理的优惠型“包装”,面向泛珠三角,吸引客商创办创税高、科技含量高、污染小的环保型企业。富川“靓女先嫁”,换来一批破厂烂厂“梅开两度”,闲置厂房“死而复生”。
 
    2002年9月,富川卷烟厂政策性破产,让富川瑶族自治县工业经济陷入低谷,企业待岗工厂眼看荒废的旧厂房愁眉苦脸。2003年,真龙彩印有限公司率先利用烟厂生产车间进行改造,项目正式投产比新建厂房提前近一年,节约土地5万多平方米。至今年12月26日,公司实现利税6000多万元,安排当地500多人就业和再就业。难怪烟厂职工何学剑掩不住内心兴奋,笑着对记者说:“真想不到我们的企业能咸鱼翻身。”
 
    一石激活一潭死水。令像何学剑这样的原企业职工想不到,富川其他闲置土地、厂房也实现“再上岗”,投资1500万元的亿利达钉珠厂租用闲置厂房1000多平方米,安排300多人进厂务工。富川利用县蜜饯食品厂荒芜弃用的厂房引进的利达手套厂等2家民营企业,现共安排就业人员1500人,实现税收近百万元。
 
    盘活闲置资产,节约土地资源,荒废的厂房变成“聚宝盆”。至今年12月底,富川还有涉及糖厂、化肥厂、机械厂等国有企业的旧厂房被重新利用,改建成珠宝厂等一批劳动密集型、资源加工型企业,产品成为市场抢手货。这些新办企业和项目成了瑶乡生态工业的生力军,纳税大户的后起之秀。(莫国振 程胜全 汪溪泉)

投稿】【打印】【关闭】  
广西建设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电话:2260123 2260127 举报电话:0771-22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