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三分建、七分管”。一个城市的发展,建设是前提、是基础,管理是关键、是保证。城市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城市环境的质量,决定着城市文明的程度,决定着城市文化的品位。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管理既是生产力,也是竞争力。加强城市管理、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被提上日程,日益受到重视。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稳步推进,西部城市甘肃省,在城市管理工作也遇到了新的挑战,传统的粗放型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城市基础设施容量不断扩大和人民群众对城市优质空间需求不断增长的需要。面对这种矛盾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针对城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甘肃省勇于探索、积极创新,在城市管理工作取得一定城绩的同时,不断总结经验。为了进一步指导全省各城市提高城市管理效率,近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工作的意见》,这标志着甘肃省的城市管理工作进一步走上了法治化的轨道。在意见中,处处体现了以人为本、规划为先、依法行政、重在治本的思想。
加强城市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加强城市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促进人与人、人与城市相和谐。要致力于确立标准,建立规则,疏导援助,组织人民群众参与城市管理,使城市管理服务于民,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城市管理的成果。
加强城市管理,要坚持规划为先。确保城乡规划的修编既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又能体现地方特色,确保城乡规划得到正确实施,确保城乡规划的空间管治要求得到落实,充分发挥城乡规划的综合调控作用,以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类资源,控制合理的环境容量,使城乡经济发展、社会结构、生态环境、历史文化四个方面得到均衡发展。
加强城市管理,要坚持依法行政。不断建立健全城市管理法规体系,综合运用法律、经济、科技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解决城市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使法制在规范社会行为、调整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中获得最高的权利和普遍的认同,以利于实现行政权力和公民权利之间的平衡,以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加强城市管理,要坚持重在治本。既要抓紧解决当前城市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又要积极探索依靠改革和发展来逐步解决不利于社会和谐的深层次问题。进一步完善统筹协调机制、投入保障机制、属地管理机制和舆论监督机制。坚持疏导与防堵相结合,以疏导为主;教育与处罚相结合,以教育为主。不断拓展城市管理的广度和深度,逐步形成规范有序、开放透明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郭元乐 赵亚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