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从南宁市城市规划管理局采访获悉,刚刚完成的《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纲要草案》显示,南宁市将在未来规划发展成为面向东盟的国际性现代化城市。
近年来,随着南宁市行政区域扩大,中国—东盟博览会每年在南宁举办,城市建设“136”工程的实施以及西部大开发带来的城市高速发展,对城市总体规划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1999年经国务院批准的《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1994-2010年),在一定程度上难以满足南宁市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修编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已是大势所趋。在此背景下,南宁市邀请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本次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修编完成了新的《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纲要草案》。
根据新的《总体规划纲要草案》,南宁市未来的发展目标是建成面向东盟的区域性国际化城市、面向泛珠三角的新兴产业化城市、面向西南的交通枢纽城市、面向桂南的旅游服务中心城市。2010年城市规模约208万人,2020年约297万人,城建用地约350平方公里,中长期主导发展方向是向东、向南拓展。《总体规划纲要草案》还重点提出国际性现代化城市、人口与用地规模拓展的前提条件、工业用地的集中布局与工业强市、单核发展与多中心化、预留轨道交通与重视地面干线公交系统五大问题。
据南宁市政府副秘书长、南宁市规划管理局局长黄善武介绍,新的《总体规划纲要草案》不仅对南宁的绿化、交通、城镇体系、城市性质、产业布局等方面进行了设计,还对南宁市的空间体系提出了“一主二次多核”的构想。“一主”即在保持中心城区和城市中心区的活力下,构建江南、江北两条平行轴线,布置城市公共设施,形成以人民路、北大大桥、桃源大桥、新民路围合的城市新中心区。新中心区的整合提升,是城市近、中期的旧城中心发展重点。
“二次”是指蒲庙和吴圩。其主要思路是把位于中心城区东南方向和邕宁蒲庙周边地区作为未来南宁城市的主要发展区域,逐步构建蒲庙综合性次中心,并和吴圩空港城形成较大规模的新城。蒲庙区域是南宁南向、东向主要经济联系的枢纽,将承担重要的城市功能,其主要职能为城市综合居住、综合服务、专业服务、文教科研、产业发展等。吴圩则是南宁联系东盟各国的主要节点之一,计划发展成以空港服务、空港物流、空港加工制造、现代农业等为主的综合性新城。
“多城”则是一大创新。其主要思路是把主城区周边的北湖、凤岭、大沙田、沙井、西郊、相思湖及远郊的九曲湾、那洪、金陵、坛洛等组团,发展成为南宁市重要的城市功能增长核,起到不同职能的作用,并通过适度综合建设降低对中心城区的依赖。(记者 庞革平、实习 生凌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