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洲水利枢纽不仅有3521米的超长大坝,有世界之最的灯泡贯流式发电机组,更有着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的全国记录———为确保生态环境不遭受工程建设的破坏,在全国同类型的工程项目中第一个辟出专门的鱼道,以利于江河鱼类的回游繁殖。
长洲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王志华说,要将长洲水利枢纽打造成精品工程,要成为水利丰碑,除了工程本身质量过硬外,更离不开寓于工程设计、管理、建设过程的团结奋战、奉献、创造和谐的精神。鱼道的建设,仅仅是其中一个体现。
长洲水利枢纽工程从启动之时就提出的“服务地方经济,与地方和谐共处,奉献绿色能源”的一个个目标,正在日新月异的建设景象中得到印证。身处长洲水利枢纽工地,面对一个土方量以千万方计的浩大工程,却没有尘土飞扬的施工场面,这不得不令人惊叹。“这一点让我们很满意。为尽量减少尘沙土污染,他们的洒水车每天都出动数十趟,同时还为我们的出行另辟便道。”长洲水利枢纽外江工地附近的一位村民说。
不仅施工无尘土,更令进入工地的人倍感耳目一新的是,正在到处挖坑、大型机械设备不间断运转的工地上,甚至还透着一大片绿。为了尽量做到施工环境幽雅,长洲公司还在正在施工当中的外江和内江工地指挥部植了大块的草皮和种了不少树木。“工程建设并非是一味追求自身的利益,我们也曾多方面考虑如何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如何与地方和谐相处的问题。”长洲公司一位负责人说,梧州人民热情期盼长洲水利枢纽上马,最大的目的莫过于希望工程项目的建设能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在这一点上,公司的做法之一:决定不在工地上搭建工棚,数千名施工人员全部在工地附近租用当地民房做宿舍。
对于“丰碑”二字的认识,相信许多人都知道,其含义并非是外在的形象,而是蕴含在形象中的精神。长洲水利枢纽要成为水利丰碑,同样必须要有各方团结奋战、无私奉献、共创和谐、回报社会的精神作为支撑。不过,这一点现在已毋庸置疑,在长洲水利枢纽外江截流施工中,泗洲岛抢险,梧州市各级政府、社会各界、长洲水利枢纽业主和施工单位以精诚协作的精神,攻克难关,已是铁证。
“梧州地方政府和人民、梧州社会各界及建设者们的大力支持和无私奉献,一直贯穿于整个工程建设,作为长洲水利枢纽的开发者,我们当然不会忘记,当然竭力回报社会的支持。”作为长洲水利枢纽业主的长洲公司,在工程开展建设的两年来,以行动证明了他们的思想:在工程设计中加上鱼道建设;在征地拆迁中本着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及时补偿群众损失;将工程建设尽量融入地方经济;在抗洪抢险中,捐助受灾群众……长洲公司正以其“奉献绿色能源,服务社会公众”的企业精神,与地方共创和谐社会的理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