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红柳绿、山花烂漫的仲春时节,记者去昭平县采访,城乡处处涌动着大干快上的春潮,充满着无限生机和活力。同行的县委宣传部领导介绍说,这里正在深入开展以转变干部作风为重点的机关效能建设活动,各级机关和广大干部按照提高执政能力和保持先进性的要求,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从发展的高度反省过去,审视现在,思考未来,探索昭平经济和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路子,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月初,昭平召开全县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动员会,县委书记刘中奇分析了干部作风和机关效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对开展作风效能建设进行了部署。全县93个参加机关效能建设的单位立即进入工作状态。以往习惯过了正月才开工的乡镇机关正月初八就上班了。黄姚、走马等乡镇抓住外出务工人员回乡过年的有利时机,组织干部进村入户开展计生宣传活动,发动群众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组织。文竹和昭平镇等茶叶主产区由于缺乏劳动力春茶无法及时采摘,镇领导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联系工厂企业的空闲劳力和城镇居民帮助农民采茶,推广应用采茶机等新机械,做到不误季节,保证茶农丰产丰收。
为了摸清人民群众的想法,了解人民群众的需求,昭平县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双千入户”工作部署,结合本地实际,创造性地开展机关干部“心连心,办实事”活动,发放4500多份调查问卷,收集整理672条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和改革发展大局的意见和建议。县四家班子领导和县直机关根据各人的分工和部门职能,坚持边整边改,3月份就解决了109件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热点问题。县委书记刘中奇在昭平镇龙坪村调研时听到群众反映,同古水库的农田水利设施严重毁坏,影响春耕生产。刘中奇和县水电局以及昭平镇的领导一起到现场办公,协调解决好资金、物资等问题,及时修复毁坏多年的水利设施。县长陈有辉下基层调研时听到群众反映网吧和游戏机由于管理不善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他亲自召集宣传、文化、工商等部门的负责人开会,部署整治工作。县农业局在“心连心,办实事”问卷调查中了解到北陀镇农民种桑养蚕的积极性很高,局领导带领工作组下去办培训班,向农民传授技术,促进了蚕业生产,桑园面积由去年的210多亩发展到2300多亩。水电、交通、公安、广播电视等部门的干部走出机关,深入基层,进村入户,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深厚的感情把群众普遍关心的事情做好。交通部门结合扶贫开发工作积极争取木格至鹿坡、古袍至新兴等12条村村通油路建设项目,千方百计改善群众行路难的问题。总投资8450万元的富裕至马江、马江至潮江等多条等级公路的前期工作已就绪,拉开了交通大会战的序幕。
在开展机关效能建设活动中,昭平县狠抓制度建设,用制度保证作风效能建设健康有序地进行,用制度确定机关效能建设的长效机制。根据机关效能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着重抓好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三项制度建设。县林业局推行林政资源管理新办法,对不负责任或业务不熟悉造成工作失误的追究经济责任,并视情节给予行政处分。县国税局直属分局的领导轮流到办税大厅值班,面对面向纳税人宣传税收政策,监督税务人员按规范要求做好税收管理工作。3月中旬,该局一名税务干部没有耐心解答纳税人提出的问题,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县国税局对其没有严格执行首问责任制进行问责,并抓住这个典型在全系统开展“三项制度”教育,重塑诚信和谐的国税形象。县地税局敢于正视干部作风和机关效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3月22日邀请协税护税单位、纳税人代表、个体工商户及社会监督员召开座谈会,开门纳谏,整顿机关作风。严格实行一次性告知制度,要求窗口人员在办税过程中一次性告知办理内容、程序及相关材料,做到按照承诺的时间办结事项,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工商、经贸、招商等部门以机关效能建设为契机,坚决查处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办不成事的行为,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着力营造重商、亲商、护商的社会氛围。县四家班子领导分别联系一家企业或一个项目,做好协调服务工作,为企业或建设项目排忧解难。县里还对重点企业实行挂牌保护,依法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由于政通人和,投资环境良好,今年1至3月,全县新引进项目21个,总投资4.91亿元,到位资金4880万元;续建项目到位资金1.91亿元,均比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增长。(本报记者 古杏全 张礼智 通讯员 黄源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