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于2007年4月的河南省焦作市城乡建设民生政务大厅,是国内首家深层次研究分析和解决民生问题的平台。“要通过民生与政务的深度交融,以赋予群众话语权、决策权、评价权为核心,使民之所想、所盼、所急成为行政事务开展和决策的前提,从而引发行政管理体制上的变革,使人民群众分享到城乡建设发展的成果,体会到民生状况的持续改善。”焦作市市委书记铁代生说。“和谐焦作”再次因一个温暖的举措,散发出了特别而惟一的人文气息。
“小板凳会议”也能办大事
听说民生政务大厅要在工地开民生恳谈会,焦作市某建筑工地来自贵州的老唐,早上七点半就搬了个小板凳坐到了会场。说是会场,也就是工友们平时吃饭聊天的地方。
两个月前,老唐带领贵州老乡来到这个工地。没多久,这个工地的自来水管道就被施工机器压坏了,一停水就是一个多月。工友们只好吃地表沉降水,有的出现了拉肚子症状。
今天,老唐想就此事和民生政务厅的同志说道说道。
八点钟,民生政务大厅、相关职能部门以及工友们,有的坐在小板凳上,有的坐在砖头上,有的干脆站在旁边,民生恳谈会就算开始了。
拉家常、说家乡、道辛苦,工友们与民生政务大厅的同志在轻松的气氛里交流着酸甜苦辣。老唐更是着急上火地把吃水的事说了出来。
此后的几天,民生政务大厅的同志连续12次到建筑工地协调此事。经过反复交涉和耐心沟通,7月4日,工地重新安装上了自来水,农民工用水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小板凳会议”也能办大事啊!老唐感慨万千。通水当天,老唐和老乡们放了一挂长鞭,表达对民生政务大厅的感谢。“民声”里才有真民生。民生政务大厅充分赋予群众话语权,坚持把每月末最后一个星期天定为民生恳谈日,到田间地头与群众拉家常,到施工一线与企业谈发展,到社区广场与居民推心置腹,先后解决民生问题118件。
民生恳谈活动搭建了一个与群众平等对话的桥梁,干部群众零距离沟通、面对面交流,谈出了和谐的干群关系,谈出了改革发展的思路,谈出了以民为本的为政新风。
群众的事要让群众说了算
城建计划、房屋拆迁、专项规划、公交线路调整……这些以前都是政府做决策的事情。现在,焦作市老百姓自己就可以当家做主。
赋予群众决策权,群众的事要让群众说了算,是民生政务大厅改革传统行政管理模式的一次积极尝试。为此,焦作市专门建立了民生政务听证室,要求所有涉及群众利益的公共服务事项必须召开听证会。
6月26日,焦作市公交线路调整由“官定”改为“民选”,在历史上首开听证会。听证代表对即将调整的8条线路纷纷发表意见,短短一个小时,就收集听证意见119条。7月1日,所调整的公交线路全部开通。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家装市场问题较多、出租行业服务态度差、招投标市场管理混乱等问题,民生政务大厅延伸听证内容和形式,也分别召开了听证会,汇聚民智,问计于民。
通过召开听证会,焦作市相继开展了家装市场专项治理、出租行业诚信服务年活动和招投标市场专项治理。目前,已处罚无证装修单位17家,培训出租车司机1308人,对两家招投标中介机构进行了整改。
群众的事群众说,群众的事群众决策,而政府部门只是落实和执行的主体。这一崭新的施政理念纠正和明确了“主仆关系”,有效杜绝了“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和“闭门决策”。
民生听证制度的建立,社会各界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有的听证代表深情地说:小小一次听证会,让我们看到了民主法制化的进程。
群众就是考官
这是一场并不轻松的会议。会议的主角是12名群众代表、两名新闻媒体代表,质疑的对象是焦作市建委,会议的内容是评判焦作市工业路大修工程。
工业路东段,原来全是大坑,塌陷严重,群众形容坐公交车就像坐轿子,强烈要求修复。这条路并未列入2007年城建大修计划,过去每年都要投入100多万元进行维修。
为解决工业路行路难问题,民生政务大厅迅速向市政府呈报了《民生政务参考》。市长路国贤亲自到现场进行调研,最终决定增拨572万元对工业路进行全面大修。经过30天的紧张施工,于6月20日提前5天竣工。
对事关群众利益的问题,民生政务大厅除了召开听证会外,还要召开民生评价会。群众做考官,让群众真正当家作主,成为城市的主人,是民生评价会的用意所在。
在工业路大修评价会上,群众对大修的进度安排、维修质量、施工工艺等进行了详细的质疑,气势不亚于一场审判会。焦作市建委主要负责人当场逐一进行了答复。“政府花群众的钱,就得接受群众评价,这是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生动体现。下半年,我们还将开展一次民生问卷调查活动,谁不给群众办事、谁给群众办的事不好,谁就要给群众一个说法。”焦作市市长路国贤说。
据记者了解,4月份以来,焦作市在各县市区和公用事业单位的15个民生政务工作室,先后解决群众最直接、最迫切、最现实的民生问题1892件,办结1799件,办结率达95.08%,群众满意率达96%,回复反馈率100%,被群众亲切地誉为市委、市政府给老百姓请的“贴身保姆”。殷国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