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建设网 ] [ 设为首页 ] [ 加入收藏 ]
| 首页 | 领导讲话 | 文件通知 | 厅务公开 | 作风与效能建设 | 经验交流 | 意见与建议 | 曝光台 | 视频 |
今天是: 举报电电话:0771-2260001

无锡公布上半年各区县领导班子工作考核结果,接受公众监督评价

领导干部“成绩单”上了报纸


2007/9/11 10:12:51   来源:人民日报
【字体:  】【颜色: 绿 】 
    江苏无锡日报前不久在二版刊登了一张表格,这犹如一颗石子投进平静的湖面。在这张名为“上半年市(县)区党政领导班子和主要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综合完成情况”的表格上,全市9个市(县)区的得分和排名情况一览无遗:在28个指标构成的67分权重中,江阴市扣分0.07,根据扣分情况排名第一;锡山区扣分0.80,排名第二;滨湖区扣分1.40,排名第三……

  考核年年都有,但把考核结果公布在报纸上,让广大群众“评头论足”,这在无锡还是头一遭。

  说起这张“期中成绩单”,不能不提今年初无锡市推出的新的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新的考核体系共设置四大类30项39个指标,富民类指标和资源环境类指标权重明显增加。在这个满分为100分的定量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中,权重最高的分值(8分)给了“城乡居民收入”,两个次高分的分值(5分)分别是“万元GDP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削减完成率”,而以往的核心指标GDP的“身价”陡降,从20分锐减为3分。

  市委的文件说,推出新体系的目的是要“充分发挥考核激励、监督和导向作用,促进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把心思集中到干事业上,把本事用在促发展、促和谐上,把精力用到扎扎实实抓落实上,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群众最关心什么,就应该考核干部什么。”江苏省委常委、无锡市委书记杨卫泽的阐释再明白不过。他说,群众最关心的是收入能不能与GDP指标同步上升,生活环境能不能因为经济的发展而改善,“这些正是考核干部的关键所在”。

  “这个考核体系比较完整地突出民生指标。”参与考核体系制订的市委组织部干部辛谊忠说。而市委研究室主任王安岭认为,GDP指标从20分下降到3分,“与全国其他城市的考核体系相比较,这也是相当低的分值了”。

  对此,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胡伟说,落实科学发展观要靠正确政绩观来保证。正确的政绩观从哪里来?对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至关重要。

  “年初新的考核方法下发时,确实让人有些吃惊,深感肩上压力很大。现在看来,这是一种非常超前而正确的选择。”滨湖区委书记朱渭平表示。

  改革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压力固然很大,但把大家的“成绩单”公之于众,压力恐怕更大。当地干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大多语出谨慎。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新的考核体系是一种导向,考核只是一种手段,真正的目的是促进领导干部进一步树立科学发展观。

  对于要不要如此“高调”公布,大家认识还有一些不同。有人说,排名可以,但不要公开。也有干部提出,能够公布出来,本身就是一种进步。公布的目的,就是要让领导干部有压力。“没有压力是可怕的,没有压力就没有作为。”

  “其实,干部政绩考核是一道世界性难题。”胡伟说,从无锡市政绩考核的制度设计看,既要肯定其大方向是正确的,但也有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比如考核指标怎么定,分数怎么打,权重怎么设,依据在什么地方?城乡居民收入为什么是8分而不是9分,GDP指标为什么是3分而不是4分?

  同时,专家也指出,政绩考核还需要进一步增加透明度,政绩评估需要社会参与。“现在公布的‘成绩单’,还是比较笼统的数字,因为什么具体工作得了分和丢了分,老百姓从‘成绩单’上看不出来,大家只是被动地接受这样一个结果。今后的考核中,应该把民意的因素纳入进来,比如,多少人认为重视民生了,多少人认为环境改善了。这样,政绩考核体系才更加完整,考核的结果才更有说服力。”(记者汪晓东)

  

  用“成绩单”引导政绩观(短论)

  郭奔胜

  公布的领导干部“成绩单”,群众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基层党委政府哪些方面的工作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好。

  以往领导干部考核情况大都作为秘密事项、内部事项,只在少数人中传递交流,虽然也有监督和评价的内容,但效果有限。一些干部由于缺少监督的压力,把自己的政绩建立在短期的、表面的,甚至虚假的数字上,写在纸上的政绩往往与群众实际感受对不上号。由于存在短期行为,一些地方前任给后任留下的常常不是赞叹,而是遗憾。

  干部的政绩观决定着其决策行为、执政行为和服务行为,因此,干部政绩观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执政效果。帮助各级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重在完善考核体系和监督体系,而建立通畅的干部政绩公布机制和公众监督评价机制,无疑成为了当务之急。类似于公布“成绩单”的做法,可警醒各级领导干部无论想什么做什么,都要走出狭隘的升迁意识或“只对上负责”的惯性,接受来自社会各个层面的监督,把自己的执政行为对准那些打基础、管长远的事情,对准那些百姓认可、符合科学、符合实际的事情。


投稿】【打印】【关闭】  

广西建设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