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建设网 ] [ 设为首页 ] [ 加入收藏 ]
| 首页 | 领导讲话 | 文件通知 | 厅务公开 | 作风与效能建设 | 经验交流 | 意见与建议 | 曝光台 | 视频 |
今天是: 举报电电话:0771-2260001

四川推行“下评上、民评官、基层评机关”


2008/1/15 13:44:18   来源:人民日报
【字体:  】【颜色: 绿 】 
    社会评价,让更多官员眼睛向下 

    在去年的乡镇换届中,根据社会评价得票多少来决定干部去留升迁的乡镇达到3000多个,占全省乡镇总数的74% 

    “过去工作成绩由上级组织和领导说了算,现在最关键是要过群众这道关。”1月14日,刚经历了社会评价体系测评的四川省大英县交通局局长王友明十分感慨。2007年,四川通过在全省部署开展的安全饮水、农民工培训等“十大惠民行动”,成功推动以“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为主要内容的社会评价体系的破题。在逐渐成型的社  
会评价体系中,百姓成为官员政绩和德行的评判者,更多官员开始把眼睛向下,更多的部门开始把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四川社会评价体系建设已经过多年探索。2003年,全省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提出“在群众‘最盼’上赢民心,在群众‘最急’上见真情,在群众‘最怨’上改作风”,开始了大规模、深层次的干部制度创新;同年6月和12月先后出台办法,在干部选任过程中首次明确引入“群众公认原则”;2005年,又出台领导班子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及评价办法,首次引入民意调查、集体谈话、实绩分析、综合评价等指标,民生指标开始占有更重的分量。这一系列考核评价办法,构建起了一个遍布全省的系统化、日常化、规范化的社会评价体系。 

    据介绍,社会评价的内容关注民生,重点围绕党委、政府“公开承诺”事项开展社会评价或民主测评,测评项目多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客观实在的实事。参加社会评价人员包括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其他代表,普通党员群众代表占50%以上。在评价方式上注重实效,各地采用“公开述职、集中测评、民意调查、网络测评”等方法,以会议测评为主、抽样调查为辅、网络测评作参考,还通过电视、报刊等调查了解情况,抽样印证测评结果。据省委组织部的数据,在四川去年的乡镇换届中,根据社会评价得票多少来决定干部去留升迁的乡镇达到3000多个,占全省乡镇总数的74%。  

    在这场“下评上、民评官、基层评机关”的社会评价过程中,群众成为干部政绩的评判者和干部去留升迁的决定者。据四川省委组织部的调查,2007年,邻水县478个村、社区党组织结合换届工作开展了任期目标承诺社会评价,有46名不合格的村和社区党组织负责人被取消了换届候选人资格。富顺县10名乡镇领导干部中有4名因在定向民主推荐中得票低于50%,从正职被降为副职,其余6名副职也不再安排。  

    受到强烈震撼的干部们开始把更多的心思用在改善民生上。据统计,在以关注民生为出发点的社会评价体系建设中,近年来受到全省表彰的优秀乡镇和村党组织书记就有2000多人。      

    干部受触动最大,而群众最积极。据省委组织部介绍,去年以来成都市通过社会评价征求民意,参加人员达到160多万人。  

    革命老区通江县参加社会评价活动的81岁老八路王振廷告诉记者:“这么多年了,我还是第一次看到对干部的考核这么细,群众的参与面这么大。只要这种做法长期坚持下去,我们的党就会更有希望。”(记者郑德刚、盛若蔚) 

投稿】【打印】【关闭】  

广西建设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