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建设网 ] [ 设为首页 ] [ 加入收藏 ]
| 首页 | 领导讲话 | 文件通知 | 厅务公开 | 作风与效能建设 | 经验交流 | 意见与建议 | 曝光台 | 视频 |
今天是: 举报电电话:0771-2260001

吉林刮起政绩考核“旋风”


2008/1/24 11:14:38   来源:人民日报
【字体:  】【颜色: 绿 】 
    目前吉林正在进行的规模庞大的政绩评估,和紧随其后的行政问责,让行政机关离服务型政府更进一步——  
    吉林刮起政绩考核“旋风” 

    入冬以来,一场涉及吉林省直63个部门和单位 的绩效评估正在井然有序地进行着。吉林省长韩长赋,亲任省绩效评估委员会主任。据悉,这场评估,是吉林省近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也是吉林去年发布《2007年省政府工作部门绩效评估实施办法》、《吉林省行政问责暂行办法》以来的“首航”。评估之后,政绩考核将于今年3月进入问责阶段。 

  一评一问: 

    监督之剑高悬 

    ●领导干部“脑子动起来、身子沉下去” 

    去年7月和11月,有关政绩的“一评一问”两部政府规定相继出台,成了悬在行政机关及其官员头上的两把“监督之剑”。压力之下,行政效率实实在在提高。 

    白城市,高氟高砷水重灾区。去年,吉林省政府把解决老百姓吃水列入民生工程重点,并纳入绩效评估范围,要求“当年完成”。面对压力,省水利厅和当地政府各有关部门不敢懈怠,多方协调筹措资金,紧盯改水工程进度。2007年10月,这里的老百姓终于笑别吃高氟高砷水的历史。 

    只用几个月时间,延边农村的不少住泥草房的朝鲜族农民,去年就住上了盼了好几年的新砖瓦房;只用了2年时间,长春市原来的棚户居民就迁入了新区楼房,比原计划的3年时间大大提前…… 

    省建设厅和省发改委是全省棚户区改造的主办单位,他们各司其职、加班加点,1500万平方米的棚改任务、90%的回迁率全部提前完成。 

    评估单上,还有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省劳动保障厅和卫生厅主动深入社区、乡村,破解难题。去年,全省新农合以县区为统筹单位在全国率先实现了100%全覆盖的目标,并如期完成了100家标准化服务中心的建设任务。 

    “‘一评一问’使领导干部‘脑子动起来、身子沉下去’,大大增强了责任感和紧迫感。”省人事厅、监察厅负责评估问责的同志说。 

    真评真问: 

    力求公平公正 

    ●近900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担任评估人 

    “如此高层次的绩效评估委员会的建立,无疑让‘一评一问’制度有了更大的权威,让我们有了更大的压力。”省建设厅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吉林省政府成立了专门的绩效评估委员会,由韩长赋省长出任主任,各有关部门负责人担任副主任。有关绩效评估的组织领导、监督检查和协调解决等重大工作事项,均由该委员会负责。 

    据介绍,绩效评估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省政府确定的75项重点工作;部门围绕服务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大局履职尽责和机关自身建设;专项资金使用。 

    为使评估最大限度地做到科学合理,评估委员会与相关责任单位反复分析研究,把各项工作细化、量化,层层分解、落实到相关部门和相关的人,作为绩效评估的依据。评估内容被量化为100分,定量评估与定性评估、领导评估与社会评价、平时评估与年终评估、跟踪评估与察访核实等多种方式相结合。 

    目前,省里正在进行第三方参加的社会评估,近900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代表等担任评估人。他们将使用机读评估卡,无记名打分,快速又公正。 

    省人事厅、监察厅负责评估问责的同志介绍,从去年12月初开始,评估委员会分为4个组,深入省直各部门和9个市、州跟踪评估。全省对八大民生工程的评估已结束,其他重点工作的评估也在紧张进行。评估结果,将按一定的分值区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4个等次。今年3月,政绩考核将进入问责阶段。“《问责暂行办法》中问责方式详细,包括告诫或责令作出检查、通报批评、调离工作岗位、责令辞职、免职、辞退或解聘等。同时突出了对行政首长的问责。” 

    专家认为,吉林的“一评一问”制度,弥补了现有法律监督和纪律监督的不足,补充了行政监督手段,使解决行政不作为、乱作为问题有了责任追究的依据。 

    难点尚存: 

    新制有待完善 

    ●权责不清,导致问责标准模糊 

    作为一种新机制,“一评一问”正在推动着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尤其是服务对象参与评估,但也有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 

    省监察厅政策法规司负责同志说,比如第三者参与评估,参评人还是存在对被评对象情况不很了解的问题。另外,对评估的定性、定量,对问责种类的把握等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探讨和改进。 

    吉林大学教授张创新、吉林省党校教授韩铁军等专家学者认为,实施行政问责制,用权责对等的责任承担和追究机制监督制约公共权力,能够使政府及行政人员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并转化为高度负责的施政行为。但当前的行政问责还存在一些“难点”:权责不清,导致问责标准模糊;问责主体缺位,权力机关问责薄弱;国家没有统一的问责法规,问责弹性较大,难以实现依法问责等。这些都是今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需要不断探索解决的问题。 

    “政府绩效评估、行政问责是新生事物,没有实际经验可循。”省长韩长赋要求,“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和规范,坚定不移地开展下去。”(记者 刘亮明) 
  

投稿】【打印】【关闭】  

广西建设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