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重庆市主城九区480多万城镇居民,日产生活垃圾3000多吨,提高主城区生活垃圾收运和处理效率,及时“快捷、清洁、环保”地将生活垃圾集中清运处理,成为各级政府环卫工作重点。
收运机制改革势在必行
该市长生桥、黑石子、同兴三座现代化的生活垃圾处理场的建成运行和主城各区过去自建的垃圾处理场的关闭,打破了各区原有一区一场各自为政处理生活垃圾的格局。
各区原有的以环卫所(队)为载体的生活垃圾收运作业方式、老式生活垃圾中转站、老式的非压缩运输车,由于作业时间长、运输慢、运量小、漏洒污染严重,居民对环境污染反映的意见很大。
目前,主城各区每天只能收运2500吨左右的生活垃圾到三座现代化的处理场,与处理能力相差1000多吨。特别是同兴垃圾处理场是重庆环卫的第一个BOT项目,市政府与项目建设运营业主签订了特许经营协议,承诺每天必须向同兴垃圾处理场提供1000吨符合热值要求的生活垃圾,不足1000吨仍按1000吨由市财政按每吨垃圾69.9元结算,而目前同兴垃圾处理场服务区域提供的垃圾供应量每天不足600吨,给市财政带来很大压力。
因此,改革主城区生活垃圾传统运力和调运方式,提高生活垃圾运输能力及处理水平,实现主城区生活垃圾统一运输,已势在必行。
收运机制的改革思路
改革现行主城区生活垃圾收运机制,要坚持生活垃圾运输与处理的公共服务性质不变、经费来源渠道不变的原则,不搞利益平衡。
笔者建议:通过组建市、区两级公司,建立保障机制,实现主城区生活垃圾统一运输和调度。在市级层面,由市环卫集团组建重庆市固体废弃物运输有限公司(下简称市公司)。在区级层面,各区组建固体废弃物运输有限公司。
由市环卫集团剥离部分资产、市财政从主城区城市维护建设费用中一次性拨付一定资本金,组建国有独资(控股)的市公司。市公司负责主城区生活垃圾统一运输和运输过程中的调度管理;负责生活垃圾运输和处理的突发性事件和突击性工作的调度管理;负责投入资产的运营管理、保值增值和主城区生活垃圾运输系统改造项目的组织实施。组建各区分公司,各区城区生活垃圾中转站至处理场的资产剥离。各区剥离权属的垃圾运输设备、垃圾运输车辆的停车场、垃圾中转站、管理人员办公楼及附属管理设施等实物资产,并经有资质的评估机构评估后作为资本金投入。
对各区未完善建设手续的、符合相关规定的资产,市建设、规划、国土房管等部门要积极完善手续,经评估确权后作为追加投资。各区应明确在区公司行使区属资产所有者权益的具体机构(或代表机构)。
建立健全保障机制
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中应明确垃圾处理场的服务范围,并核定各区应承担的生活垃圾基本运输量。市相关职能部门要会同各区政府编制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主城区生活垃圾统一运输调度中长期规划》、《主城区生活垃圾统一运输调度年度计划》和应急预案。
市相关职能部门会同各区政府制定全市统一的《重庆市主城区生活垃圾运输费用结算办法》,根据主城区生活垃圾统一运输调度规划和各区财政现有投入基数,分区核定各区公司生活垃圾运输成本与单价。各区财政以垃圾运输量和核定的运输单价作为支付依据,按月结算运输费用。
对各区公司执行《年度计划》之外安排的生活垃圾运输任务,其发生的超距离运输的额外费用,在垃圾处置费市级分成部分中调剂解决。鼓励各区公司自愿承接跨区域生活垃圾运输业务,开展适度竞争。刘强 陈继红/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