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运工作见成效
2007/8/27 15:35:00
【字体:  】【颜色: 绿 】 
     去年以来,特别是今年上半年成都市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成都市城市管理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统筹城乡均衡发展的部署和要求,认真开展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运处置工作,切实加强城乡生态环境建设,将城市管理职能向农村延伸,逐步实现城乡居民生活条件同质化,取得明显成效。

  截至目前,成都市已投入资金1.1亿元,建成156个镇(乡)农村生活垃圾收集中收运处置体系。2008年将实现市域范围内全覆盖。成都市政府决定,市财政近期将投入3.9亿元用于这项工作。同时要求郊区(市)县以不低于两倍的资金给以配套,以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置为突破口,对农村环境进行综合整治,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建成后将惠及农村157万户、512万人。

  长期以来的农村,由于城乡差异,农村生活垃圾总量虽然不多,但其管理基本上是一种自生自灭或放任自流的无序状态,“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近年来,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广大农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环境的脏、乱、差和水体、水质、土壤被污染等问题长期存在,尤其是一些农民新村、拆迁安置小区等地,由于设施不配套,人员入住后垃圾遍地、污水横流,环境状况堪忧。据成都市2005年调查,全市共有农村人口512万人、157万户,每天产生生活垃圾达2559吨,加之长期在房前屋后随地倾倒的习惯,垃圾围房、围村、围路等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成为传播疾病的根源之一,严重威胁着广大农民的身体健康。因此,该市实施的农村生活垃圾综合整治,受到广大农民们普遍欢迎和称赞。

  据了解,成都市城管局去年下半年制定了《关于开展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运处置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经市政府同意并转发各区(市)县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求认真贯彻执行。成都市政府决定,用3年时间,在全市14个郊区(市)县的234个乡(镇)全面推行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运处置,并将这项工作列入市委、市政府“惠民行动”工程。其内容包括:建设垃圾中转房、设置垃圾收集桶、购置人力转运三轮车、聘请垃圾收运人员,同时建设垃圾处置场。截至目前,成都市已建成垃圾中转房6492座,设置垃圾桶11917个,购置人力三轮转运车6200多台,购置垃圾清运车78台,招聘保洁人员已培训6600多名,完成投资9080多万元,日处理农村生活垃圾达1420多吨。

  为加快实施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运处置工作,该市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分级负责、齐抓共管和市场运作的原则目标。以改善农村环境状况为着力点,努力构建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运行体系和城乡环境卫生管理一体化的新格局。各区(市)县政府是这项工作的责任主体,要求各乡(镇)软件建设做到“五个一”,即搭建一个工作班子,制订一个实施方案,建立一套运行机制,完善一套工作制度,健全一套保障机制;硬件建设要做到“五个有”,即有稳定的保洁队伍,有专业运输队伍,有符合环境要求的村级垃圾收集容器,有齐备的环卫作业设施,有环保型的垃圾处置场地;环境建设达到“五个无”,即村内无积存垃圾、无卫生死角、沟渠河道地无漂浮物、道路清扫无垃圾、田间地头无裸露垃圾。该市还制定和建立了专门的考核奖励办法,以督促各区(市)县达到上述要求。 (记者 王玉华 通讯员 蒋林 报道)

中国建设报 

打印】【关闭】  
广西建设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电话:2260123 2260127 举报电话:0771-22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