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处理市场:迎来黄金时代
2007/12/18 14:40:55
【字体:  】【颜色: 绿 】 
  城市垃圾处理项目同时具有“减少污染物排放”、“能源再生”、“减少温室气体”的效果,因此是能够获得多种资金支持的项目类型。在节能减排的大趋势下,我国的垃圾处理项目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资金、政策等多方面的支持。  

  据悉,“十一五”期间,我国环卫设施投资是1115亿元,包括了生活垃圾设施建设,还有转运、粪便、公厕设施建设。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将达到新建516亿元,不达标处置设施治理费用73亿元,垃圾处理市场化进程快速发展。可以说,垃圾处理投资市场的黄金时代即将来临。  

  融资市场潜力巨大  

  在日前结束的“2007中国固废高级论坛”上,国内固废专家、垃圾处理投资企业,法律专业人士就我国生活垃圾处理市场“十一五”规划目标、垃圾处理资金来源及市场化过程中,投资人如何规避投资风险、投资回报以何种方式取得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通用技术咨询顾问有限责任公司的总经理刘昆认为,当前垃圾处理市场对政策性贷款的利用不够充足。虽然政策性资金的稳定性和优惠的贷款条件受到了行业的极大关注,但对如何获得政策性贷款资金了解不够多。  

  实际上,外国政府贷款的无息和长期性特点,对我国垃圾处理资金缺乏现状有极大帮助,且应用范围非常广泛,资金可用于从设施建设、设备安装,到技术服务,到后期监理,以及整个的市场化运作的全过程,这对于资金匮乏的地区可以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  

  上海济邦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燎认为,当前私营部门的投资人参与垃圾处理设施比例不高,我国的垃圾处理市场项目还是少(现在在建和建成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全国也就一百多个)。由于招投标程序不规则和不透明,地方政府收费和补贴机制不完善,导致私营部门参与这些项目的时候具有较高风险。  

  谈到垃圾处理市场化项目投资回报,清华大学环境系环境管理与政策研究所所长常杪认为,投资回报对于地方政府和企业来说,意义是不一样的。对地方政府而言,希望以较少的投入、较短的建设时间完成计划投资项目。所以在招标过程中,他们往往大多选择低价中标企业,但由于垃圾处理工艺的多样性、应对环境标准要求程度有所不同,很难单纯横向比较其成本。尤其是很多地方政府缺乏此方面的经验和数据积累,单纯的低价中标往往会造成后患。所以建议既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招投标,也不能采取一对一的协议,可以采用竞争性谈判、招募等其他的形式,综合比较,最后确定出最好的合作伙伴。  

  处理技术蕴藏商机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院长徐文龙说,目前我国的垃圾处理市场中各种新技术不断涌现,这里蕴藏着商机,同时也会有投资风险。面对众多技术,投资主体在选择时必须考虑垃圾技术的适用范围。  

  一些地方政府作为投资主体,未意识到垃圾处理设施的方案设计专业性很强,需要丰富的工程经验,常常图省钱临时组织几名工作人员蛮干,导致方案设计失当或不适宜。如堆肥技术适合分类后的可降解垃圾,如果建设大型化堆肥场对普通的混合垃圾直接堆肥,就会出现不良后果;焚烧技术适用于以可燃物为主的垃圾。  

  而在我国很多偏远地区,垃圾焚烧条件并不具备,若盲目采用焚烧技术就会进入技术误区。如垃圾焚烧产生的飞灰由于富集一些有机物和非金属物质成为危险废物,必须进入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我国已有几十个城市建立了垃圾焚烧厂,但这些城市中绝大多数都没有危险废物处理设施、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  

  此外,一些非主流的、没有成功案例支持的垃圾处理技术,也出现在我国垃圾处理技术市场,技术风险巨大。徐文龙说:“很多这样的技术在宣传时说,不要你的钱,不要你各种支持,只要给我一块地,我就会给你做一个垃圾场,而且产品还会销售到全球,可以带来多少效益。”其实,我们是在给这些技术做实验场,如果没有成熟的处理技术、管理经验支持,再活跃的融资市场也失去了价值。  

  环境效益应有所追求  

  在节能减排的大趋势下,我国垃圾处理设施及技术与节能减排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比如,以垃圾填埋为例,处置过程中雨污水分流的实施还缺乏经验,渗沥液产量大、处理能力不足,导致处理成本提高;运行方面也比较粗放,缺乏精细的单元作业,很多填埋场做不到压实和及时覆盖;大部分填埋场缺乏填埋气体管理经验,收集率较低;当前还没有封场和后续管理的具体标准,已终场的填埋场不能够合理地安全封场和持续维护。所以,垃圾处理市场要得到丰厚的投资回报,就需要在环境效益方面有所追求。  

  所以,对投资成本的评估要从污染控制成本角度考量。如果一项技术能够节约土地、减少长期的维护费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尽管启动成本高,但免去了污染治理成本,最终成本是低的。  

  如果只看到部分成本,没有充分分析污染控制和环境保护的全部成本,往往会在项目执行以后带来额外的成本。  

  所以,在全成本比较基础上才能真正反映一种技术或工艺的竞争能力和适应性。例如,业内普遍关注的生态垃圾焚烧技术,这种技术认为焚烧不仅仅是垃圾处理的手段,而且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循环社会”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这种生态的垃圾焚烧技术,可进一步改善焚烧炉的燃烧状况,提高垃圾和烟气中有机物的燃烧效率,显著减少有害废物的排放量,同时提高能源回收效率,减小对锅炉的腐蚀,通过机械生物处理作为预处理,还可以改善焚烧处理燃烧状况,提高热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垃圾处理是一个综合性的服务体系,总体上属于环境服务业,而且是社会性很强的环境服务业。节能减排的思想应贯彻垃圾管理的全过程,而不单是处理过程。威立雅环境服务(中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张进锋建议,投资及经营企业要研究和推行适合中国国情的全成本核算机制和方法,建立在全成本核算基础上的环境技术标准体系,转变过去重建设轻运营,重经营成本忽视污染治理成本的观念,发展生态的垃圾处理技术。( 刘喆  )
  
中国建设报 

打印】【关闭】  
广西建设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电话:2260123 2260127 举报电话:0771-22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