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处理是一种环境服务产业。无论是垃圾分类收集、源头减量还是末端处理等,都是一种手段,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保证人类的生存环境。
一直以来,我们总是习惯于用垃圾处置工程技术来解决垃圾消纳问题。其实在解决垃圾问题的整体过程中,树立垃圾管理全局性观念非常重要,特别是全程综合管理,它影响着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垃圾处理的行业服务本质决定了其发展路径,如果迷失其产业本性,则垃圾处理技术就失去了意义。比如,过于追求垃圾处理技术工艺路径,缺乏对其适用性的评价,就会造成投资巨大的垃圾处理设施闲置。
垃圾是一种物流,与全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所以垃圾处理问题也是一个与社会经济活动密切相关的问题。某一历史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垃圾处理手段。如德国的垃圾处理,二战后是露天简易倾倒,上世纪60~70年代是无害化为目的的填埋处置、80年代强调安全填埋和洁净焚烧技术,90年代开始关注分类收集和垃圾减量及资源利用,并通过建立生产者责任制度建立循环经济。
可以看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环境标准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从而对垃圾处理产业的环境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垃圾处理行业的管理观念也要随之转变。我们必须认识到,垃圾处理工程技术只是实现综合性环境服务目标的一个环节,这个环节除了本身具有的功能外,它更应体现出在整体产业链的系统优化性。这一系统不仅包括了生活处理技术的选择,还包括管理及服务评价。所以,我们在整体垃圾处理服务体系中,不应只注重末端处理单元,更应注重分类收集、减量清运和资源再利用,这些单元的优化组合才能使垃圾处理服务环境的目标最终实现。吉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