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无害化等级评定全面展开
2008/8/6 10:26:11
【字体:  】【颜色: 绿 】 
  为有效促进全国各地垃圾填场无害化的整改落实,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出通知,要对全国2006年以来新竣工的生活垃圾填埋场(包括2006年未参加评定的)以及未达标的生活垃圾填埋场(2006年经检查被评定为III、Ⅳ级)进行无害化等级评定和复核。  

    激励垃圾填埋场无害化设施建设  

  垃圾填埋场无害化等级评定有助于提高填埋场的建设水平、运营管理水平,减少和控制垃圾填埋场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006年被评为一级垃圾填埋场的北京市北神树垃圾填埋场,成为国内填埋场中第一个实现生态型填埋的卫生填埋场。该场已建成了水气联合处理及循环利用的系统,实现了垃圾渗沥液、填埋气的无害化处理和循环利用。渗沥液经过处理后用于绿地养护、道路冲刷、洗车和作业降尘;利用填埋气发电满足场内生产、生活用电,场区20多万平方米的绿化面积使其成为周边地区面积最大的绿色景观。  

  不久前,他们自行成功改造了填埋气发电机管道负压排水装置。这样一来,填埋场每年将减少外网用电20000千瓦,多处理填埋气40000立方米,同时还大大降低了填埋气对空气的污染,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北神树垃圾填埋场成为北京市生态建设的重要成果,这也是等级评定工作对他们的一种激励。.  

    无害化建设和运营的标尺  

  垃圾填埋场无害化等级评定的具体依据是《生活垃圾填埋场无害化评价标准》(CJJ/T107-2005)和《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  

  根据2006年首次等级核定结果显示:截至2005年底,全国661个城市中运行的生活垃圾填埋场有372座,分布在297个城市。其中:评定为Ⅰ级的有58座,处理总能力约为5.47万吨/日;评定为Ⅱ级的有132座,处理总能力约为7.28万吨/日;评定为Ⅲ级的有48座,处理总能力约为2.83万吨/日;评定为Ⅳ级的有134座,处理总能力约为3.89万吨/日。也就是说,当时有182座垃圾填埋场未达标(被评定为III、Ⅳ级)。原建设部对检查结果进行了通报,并要求未达标运行的Ⅲ级、Ⅳ级垃圾填埋场应在2008年底前采取措施整改达标,届时将组织进行复核。  

  实际上,此次等级评定复核是对2006年原建设部首次组织开展的“垃圾填埋场运行情况检查和无害化等级评定工作”的延续。等级评定复核工作将持续四个月,分为自查整改、省级评定、部级审查三个阶段。评定和复核结束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统一通报评定和复核结果,评定和复核结果将作为“国家园林城市”评选和复查以及“中国人居环境奖”的重要考评内容。这意味着,对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的无害化评级将成为一项常规化的工作,考评结果也将成为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考查内容。可见,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的无害化建设和运营,将逐步成为建设宜居城市的重要考量标准。  

    有效督促填埋场有针对性进行整改  

  此次垃圾填埋场无害化评价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工程建设,包括填埋场设计使用年限、选址、防渗系统、渗沥液导排系统、填埋气体收集及处理等;二是运行管理,包括进场垃圾检验、称重计量、环境监测等。而根据2006年垃圾无害化等级评定结果显示:有近50%%的卫生填埋场渗滤液得不到有效处理。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总工程师徐海云说,填埋场垃圾渗滤液处理和填埋气体收集和处理,是我国填埋场建设和管理较薄弱环节之一。由于渗滤液水质水量变化大,且污染物浓度高,垃圾渗滤液现场处理并达标排放需要较复杂的处理工艺、较高的管理水平和较高成本。但由于一些城市对环卫的资金投入不足,很难保障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和正常运行管理,致使卫生填埋场存在渗滤液得不到有效处理的问题,影响了卫生填埋场无害化处理水平的提高。所以,通过对垃圾填埋场进行无害化等级评定复核,可以有效地督促填埋场有针对性地进行整改。  

  徐海云说,从现有实践经验看,填埋场垃圾渗滤液处理要达到《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中二级以上标准,就需要采用膜处理技术。采用膜处理技术工艺,处理成本就会显著提高,同时也就要求最大限度雨污分流,否则,在大量的渗滤液产生条件下,就是处理技术能够达标,渗滤液处理成本也将成为填埋场运营的很大负担。我国许多填埋场使用了HDPE膜防渗,但未配套建设渗沥液处理设施,存在较大的污染隐患。此外,当前我国渗沥液处理设施的建设远滞后于填埋场防渗系统的建设,而渗沥液处理是控制环境污染的重要环节。  

  据悉,根据《全国城镇环境卫生“十一五”规划》,“十一五”期间,全国城镇环境卫生固定资产总投资约为1115亿元。其中新建生活垃圾处理设施516亿元、不达标处置设施治理73亿元、转运设施与收运系统建设155亿元。“十一五”期间,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资金以地方政府投入为主,中央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给予适当的补助。因此,各级政府主管部门要不断加大对环卫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对生活垃圾填埋场无害化运营和建设的重视程度并加强监管,让生活垃圾填埋场无害化运营水平有一个较大辐度的提高。  

  其实,等级评定只是一种手段,其目的是要让我国的垃圾填埋场建设和运营朝着更为生态及环保的方向发展。这才是最为重要的。 ( 刘喆 )
  
中国建设报 

打印】【关闭】  
广西建设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电话:2260123 2260127 举报电话:0771-22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