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亿千瓦时垃圾发电项目上海运行
2008/8/29 11:44:44
【字体:  】【颜色: 绿 】 
    目前,上海老港垃圾填埋气体发电项目已正式在该市投入运行。该项目全部到位使用后,其年均垃圾处理量将达292万吨,每年发电将达1.1亿千瓦时,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上海日趋紧张的电力供需矛盾。

  据悉,上海老港生活垃圾填埋场由一、二、三、四期工程组成,占地面积达6.5平方公里,日处理生活垃圾8000吨,占该市垃圾产出量的70%以上,预计在2010年前全部竣工。该填埋气体发电项目本期建设规模为12台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15兆瓦。《京都议定书》确立的清洁发展机制(简称CDM),对发达国家而言,CDM提供了一种灵活的履约机制;而对于发展中国家,通过CDM项目可以获得部分资金援助和先进技术。

  国内国际形势均刺激并诱惑着相当多的企业投身到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中。据介绍,填埋气体发电厂项目本身就是一个消除填埋气体污染的环保项目,该项目采用先进的清洁生产工艺以及封闭循环空气冷却系统,实现了无污水、无废渣排放,尾气排放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当垃圾填埋后,厌氧发酵过程产生沼气,主要成分为甲烷和二氧化碳,理论上,每吨填埋垃圾可产生沼气145立方米,集中收集后可发电200多千瓦时。

  该项目建成并满负荷生产后,与相同发电量的火电相比,每年节约发电用煤3.78万吨,每年减少填埋场区约8100余万立方米可燃易爆填埋气体的排放,同时向上海电网输送电力约1.1亿千瓦时,将占该市绿能发电量的一半,并可提供约10万户居民的日常用电,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上海日趋紧张的电力供需矛盾。届时上海市电网电源也将呈现火力发电为主、风力发电及生物质能发电并存的多元化供应结构。

  根据“十一五”规划,国家和企业计划投资1.4万亿元,比“十五”多增6000亿元左右,固体废弃物和水环境、大气环境是投入的三大重点领域。按照《全国城镇环境卫生“十一五”规划》的要求,“十一五”末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将达到60%。据悉,至2014年,老港填埋气发电可为当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600万吨。依据CDM,老港填埋气发电项目可按照目前的国际市场行情,以每吨5~25美元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交易价格,申请CDM项目资金。除老港外,全国在建的垃圾发电厂有60多家。目前,垃圾处理的“副产品”,也是最大的经济效益项目——垃圾发电已成为投资热点。(江波)

中国建设报 

打印】【关闭】  
广西建设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电话:2260123 2260127 举报电话:0771-22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