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内容

【桂陶文化】千年古陶 万年传承
2015/2/11 8:23:59

撰文/沿海时报.李灵红

陈向进是个很忙的人,他有很多身份,因而有很多工作需要他去做,他是民盟中央委员,民盟中央经济委员会委员,民盟桂林美术院名誉院长,国家注册陶瓷价格评估师,广西远长公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但现在让他最忙的一个身份,却是广西坭兴陶文化传播推广人。

“广西不缺文化资源,我们有壮锦、壮剧、彩调、铜鼓、绣球、陶瓷、奇石、南珠等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但我们的文化产业与全国其他省份相比在发展上却略为滞后,在其他省份文化产业都在快速发展的今天,广西比较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和文化产业却不多。就拿陶瓷来说,广西很多人都不知道,广西是中国甚至是世界最重要的史前陶器起源地之一,早在15000年前,广西的先人就已经掌握了制陶工艺,发展到现在,我们虽然有了中国四大名陶之一的坭兴陶,却没能像宜兴的紫砂、景德镇的瓷器那样打造出以陶瓷文化为主的支柱型文化产业。我们来看看2012年的宜兴,其当年就实现紫砂陶产值100亿元,而钦州坭兴陶2012年的陶器产业总产值仅达到5亿元。广西什么时候才能打造出一个能创造上百亿经济规模的坭兴陶文化产业?”陈向进感叹地说道。

在陈向进看来,广西的坭兴陶文化产业没有发展起来,除有一定的历史原因外,与坭兴的文化底蕴优势没有充分挖掘及释放有关,也与坭兴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有关。

宜兴紫砂是“在特定时期采用特定方式,依托中华传统茶文化发展的基础上成功的”,宜兴紫砂陶的成功是坭兴陶无法复制的。要把坭兴陶发展成广西的文化支柱产业,须根据坭兴陶的实际情况来发展,扬长避短,形成坭兴的核心竞争力。坭兴陶拥有“素面多彩、陶艺造型、陶刻艺术、古朴色泽”等独特优势,非常适宜创作有文化底蕴的陶瓷作品,特别适宜承载中华传统文化及传统国学思想,再结合广西万年制陶的悠久历史,充分挖掘及运用坭兴陶“万年传承”的历史文化底蕴,探索及寻求一条符合广西坭兴陶文化产业发展的道路。

万年传承溯源

“万年传承?”看到记者脸上疑惑的表情,陈向进一点也不感到奇怪:“千年古陶,万年传承。这样的提法是有考古依据的。”

钦州的坭兴陶有1300年的历史,“千年古陶”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为什么还要推出一个“万年传承”?这几年,陈向进在向外传播坭兴陶文化的过程中,深感采用“千年古陶”的方式介绍效果还不够明显,社会关注度不大,留下的印象不够深。而采用“万年传承”的方式推介,则产生了明显的效果。

陈向进接触广西陶瓷文化时间并不长,从开始接触坭兴陶,到现在喜欢坭兴陶,研究广西古陶历史,并沉醉广西坭兴陶文化及大力推广发展广西坭兴陶文化产业,也就是短短的两年多时间。

20126月,在备考国家注册陶瓷价格评估师时,来自江西景德镇的陶瓷专家的一席话,让学经济的陈向进震惊之余敏感地捕捉到一个机会,这位江西陶瓷专家在培训课上对广西学员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广西是中国重要的陶器发源地,广西的制陶术是自成一体的,然而,广西目前还没有开展万年古陶的文化传承研究工作,考古成果还没有与当代陶瓷文化产业结合起来,广西是有条件可以像景德镇那样把陶瓷产业发展成文化支柱产业的。”

为了印证这位专家的说法,之前与陶瓷没有任何交集的陈向进一头扎进了广西陶器的发展史研究中。为了弄清楚广西制陶的起源以及发展脉络,他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他爬山越野到庙岩、大岩、甑皮岩等古陶遗址考察万年古陶,收集、购买和借阅了包括《中国瓷器史》《广西博物馆文集》、《广西考古文集》《广西文物考古报告集》《广西文物》,以及中国陶瓷考古类文献等等与陶瓷有关的历史资料和书籍近200册,对有关广西陶器出土文物的论文进行仔细研读,整理了自新中国成立后广西各地出土的陶器情况并进行分析。

“根据历史考古发掘,广西的陶器制作历史非常悠久,传承有序,可以追溯到距今上万年前。”陈向进对记者说道。

2013129,考古专家们在广西桂林市大岩遗址发现了一批距今12000年左右的原始陶器。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李珍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该批文物是目前中国岭南地区出土的最原始的陶器,充分证明了桂林是中国史前陶器重要起源地之一。而这样的制陶工艺在广西由北向南,年代由远到近,在桂林、柳州、南宁、钦州等地一直在不断有出土实物出现,具有清晰的传播脉络。

据考古发现,广西不仅在桂林市发现三处万年古陶遗址,从北至南还发现了柳州大龙潭鲤鱼嘴、南宁豹子头、顶蛳山、钦州市红泥岭、上洋角、独料村、马敬坡等大量古陶遗址,出土了各年代的古陶。其中经考证:桂林市庙岩素面陶有15000年历史,桂林市甑皮岩遗址陶、柳州鲤鱼嘴遗址陶有10000年历史,南宁豹子头遗址陶有8000年历史、南宁顶蛳山遗址陶有5000年历史、钦州市的红泥岭、上洋角、独料村、马敬坡遗址陶有4000年、3000年历史。

陈向进告诉记者,目前,我区考古界专家从陶器出土文物的实物、年代、出土地点、出土遗址反映的生活特征、出土陶器制作工艺及艺术表现方式等众多方面找到了广西万年古陶与千年坭兴陶文化传承关系的佐证。

积极推进坭兴陶文化产业的发展

为推进广西坭兴陶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陈向进做了大量的工作。“广西的陶器虽然有着如此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但与江苏的宜兴紫砂陶、江西的景德镇瓷器相比,我们的坭兴陶文化产业目前所产生的经济规模却无法与前两者相比,更无法与我们拥有的上万年的历史底蕴相匹配。”尽管如此,陈向进对今后坭兴陶文化产业的发展却充满信心。

做为文化遗产,总有其受保护,被传承,到最后发扬光大的实现过程,有着“千年古陶美誉的坭兴陶也是如此,其追根溯源,也应是广西万年古陶发展而来的文化遗产结晶,其在传承的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创新,到清朝咸丰年间开始在钦州发扬光大,形成了延续至今的成熟制陶工艺,其陶艺作品于1915年参加美国巴拿马旧金山举办的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奖,名列中国四大名陶,更使“坭兴”成为广西宝贵的文化品牌。

陈向进认为,发展广西坭兴陶文化产业,可以探索将“广西万年古陶”定义为“万年桂陶”,将“坭兴陶”完善为“坭兴桂陶”,“坭兴陶”与“坭兴桂陶”两个名称同时使用,坭兴陶可以依托“万年古陶”进行全新的文化传播策划。

说起完善坭兴陶称谓为“坭兴桂陶”的初衷,是为了更好的推广和宣传广西坭兴陶文化产业。陈向进坦言,在推介的过程,“坭兴”极易与“宜兴”混淆。 “要发展广西的坭兴陶文化产业,坭兴应该完善为辨识度更高,更利于宣传推广的称谓。“坭兴桂陶”与“坭兴陶”两个名称同时使用,不仅保留了钦州市目前已获得的众多与坭兴关联的称号及声誉,更有利于坭兴陶文化的推介与传播。

“现在可以说广西坭兴陶迎来其最好的发展契机,国家要发展一带一路战略,广西做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新门户和新枢纽,面向东盟各国,为广西坭兴陶走向海外走向世界提供了一个快捷通道,再加上北部湾经济区的快速发展,广西坭兴陶的发展平台将会更好。虽然现成还没有形成规模产业效应,但如果能依托深厚的陶瓷文化底蕴,充分利用好已有的陶瓷文化资源,打造出属于广西独有的陶瓷文化产业,创造出上百亿的陶瓷产业经济是指日可待的。”陈向进很有信心地说道。


 
 



 



版权所有 广西远长公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