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行业信息-->勘察设计-->详细信息
打造中国工程设计航母企业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市场管理司司长王素卿答记者问
2008/4/28 15:20:32   来源:中国建设报
  【字体:  】【颜色: 绿
    对业外人士来讲,“工程设计综合资质”一词十分陌生。但业内人士都知道,它代表了业内最高水准,取得这一资质的企业必是领军企业——在中国1.4万个设计企业中,目前只有14家大型设计企业取得了工程设计综合资质。就此,记者日前采访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市场管理司司长王素卿。

  记者:您对14家企业获得工程设计综合资质如何评价?

  王素卿:14家企业首获综合资质,开辟了我国工程设计资质管理的新篇章,对于我国工程设计企业科学发展、跨入国际先进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标志我国设计市场准入暨设计资质管理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记者:2007年3月,建设部印发了新的《工程设计资质标准》,设置了工程设计综合资质的内容,这是我国设计市场准入暨设计资质管理的一项重大改革探索。从一年多的实践来看,这一新标准发挥了什么作用?

  王素卿:首先它从政策上对大型设计企业起到巨大的促进和支持作用。新标准规定,凡取得工程设计综合资质的企业,可以承接全国所有21个行业的设计任务,规模没有限制。这就意味着对获得工程设计综合资质的企业,在市场准入方面政府不再设立门槛,对“高端企业”实施“放开”管理。同时,新标准还规定,对取得工程设计综合资质的企业,满足相应施工资质对应的建造师或项目经理要求的,即可准予与工程设计甲级行业资质或专业资质相应的施工总承包或专业承包资质,从而为信誉好、实力强的大型设计企业向相近行业和施工领域拓展扫除了政策障碍。

  其次,它有力地促进了大型设计企业优化业务、组织、人才结构,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新标准规定,取得工程设计综合资质的企业在承接工程设计项目时,须满足标准中与所承接工程设计项目对应的设计类型对人员配置的要求。这种合理组合人力资源的方式,对推进企业向做大做强的工程公司发展,推动企业开展工程总承包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将发挥积极作用;第三,它有助于提高大型企业的技术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新标准对综合资质的考核内容重点围绕信誉和技术能力设定考核指标,突出强调了企业的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为更好地推进设计行业技术创新,提高设计行业总体技术水平将发挥重要的引领和指导作用。所以说,工程设计综合资质的出台,对推动我国工程设计行业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以及探索符合工程建设规律特点的市场准入制度改革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记者:请问取得工程设计综合资质的企业有何特点?

  王素卿:我们设立综合资质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政策引导国内少量信誉好、实力强的大型设计企业调整结构、重视科研、提高能力、强化管理,努力向国际通行的工程公司方向发展。因此,取得工程设计综合资质的企业应当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点:一是资历和信誉高。一般应是本行业的排头兵式领军企业;二是综合能力强。必须具备从事多个行业的设计能力和水平;三是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强。企业要拥有专利、专有技术,工程设计获奖及参加国家、行业标准规范的修订;四是管理水平高。企业在管理上具有较完善的管理体系和制度,要有承接工程总承包业务和从事项目管理的管理水平。

  记者:工程设计企业取得了综合资质意味着达到了目前业内最高水准。那么,对企业的科学发展来讲,新的努力方向是什么?

  王素卿:对取得综合资质的企业来讲,有四方面要求:

  一是要充分利用好综合资质这一平台,抓住机遇,练好内功,积极开展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大力向国际通行的工程公司方向发展,并积极参与国内外高端技术咨询市场竞争,带动我国技术、机电设备及工程材料的出口,进一步提升对外承包工程水平。

  二是要严格管理,规范设计市场行为,根据自身实际能力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促进企业和谐发展。同时进一步加强企业诚信和品牌建设,努力实现企业从“生产型”向“价值创造型”、从“创产值型”向“创品牌型”的转变。

  三是要坚持以技术统领设计的发展,继续加强技术研究,增加科技投入,加强工艺和工程技术研发,大力发展自主知识产权和专有技术,增强创新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

  四是要积极关心和参加行业标准化建设,加强行业发展和规划的研究,为更好地推进设计行业技术进步,提供符合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设计产品乃至提高设计行业的总体技术水平作出自己的贡献。对暂时没有取得综合资质的企业,这四条也是努力的方向和目标。(记者 马胜利 陈波)

   

分享:
    【打印】【关闭

相关链接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