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汶川大地震纪事之幸存者 |
|
2008/5/22 14:15:53 来源:人民网 |
德阳市东汽中学教导主任谭千秋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4个学生。谭千秋再也见不到他心爱的学生了,他的妻子不停地擦拭他手中的血迹,好像他不曾离开。当着记者的面算了5分钟,但算来算去就是算不清楚。最后,他突然哭了,眼泪止都止不住。
那一刻,他张开双臂护住4个学生 “那四个娃儿真的都活了吗?昨天晚上就听说有个老师救了4个娃儿,我哪知道就是你……”张关蓉扑到丈夫的遗体上放声恸哭。
深夜的德阳市汉旺镇,冷雨凄厉,悲声四处,呼啸而过的救护车最能给人带来一丝慰藉,那意味着又有一个生命在奔向希望。
5月13日23时50分,救护车的鸣笛声响彻汉旺镇――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的救援人员在德阳市东汽中学的坍塌教学楼里连续救出了4个学生。
“我侄女是高二一班的学生,要不是有他们老师在上面护着,这4个娃儿一个也活不了!”被救女生刘红丽的舅舅对记者说。
“那个老师呢?”
“唉……他可是个大好人,大英雄噢!”说着,刘红丽舅舅的眼圈红了。他告诉记者,那是一位男老师,快50岁了。
13日一早,设在学校操场上的临时停尸场上,记者从工作人员手中的遗体登记册里查到了这位英雄教师的名字――谭千秋。他的遗体是13日22时12分从废墟中扒出来的。
“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活了!”一位救援人员向记者描述着当时的场景。
谭老师的妻子张关蓉正在仔细地擦拭着丈夫的遗体:脸上的每一粒沙尘都被轻轻拭去;细细梳理蓬乱的头发,梳成他生前习惯的发型。谭老师的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
当张关蓉拉起谭千秋的手臂,要给他擦去血迹时,丈夫僵硬的手指再次触痛了她脆弱的神经:“昨天抬过来的时候还是软软的,咋就变得这么硬啊!”张关蓉轻揉着丈夫的手臂,恸哭失声……
就是这双曾传播无数知识的手臂,在地震发生的一瞬间从死神手中夺回了四个年轻的生命,手臂上的伤痕清晰地记录下了这一切!
“那天早上他还跟平常一样,6点就起来了,给我们的小女儿洗漱穿戴好,带着她出去散步,然后早早地赶到学校上班了。这一走就再也没回。女儿还在家里喊着爸爸啊!”张关蓉泣不成声。
“谭老师是我们学校的教导主任,兼着高二和高三年级的政治课。”陪着张关蓉守在谭老师遗体旁的同事夏开秀老师说,“在我们学校的老师里他是最心疼学生的一个,走在校园里的时候,远远地看到地上有一块小石头他都要走过去捡走,怕学生们玩耍的时候受伤。”
操场上,学生家长按当地习俗为谭老师燃起了一串鞭炮…… 叔叔,我在,我不慌张,你先救他们吧 朱云能是第一批到达北川羌族自治县曲山小学现场的支援者之一。
“叔叔,我在。”14日14时,他在曲山小学的废墟前呼喊时,一个微弱的童声传进了他的耳朵。“快,这边有小孩的声音。”朱云能马上找到了救援队员。在撬棍、铁锹都无济于事之后,救援队员动用液压组合破拆器,在楼层中撑开一条缝隙,随后队员们发现,一名男孩浑身是血,躺在几名孩子的尸体上。就在大家将救援的手伸向他时,孩子却坚决拒绝:“叔叔,我不慌张,你先救他们吧。”
“这孩子太懂事了。”一句话让救援队员热泪盈眶。随后,队员们在旁边的隔层中发现了十多名被困孩子。几个小时后,直到其余孩子全被救出,男孩才最后一个钻出废墟。 解放军来了,我们就不怕了
13日下午3点左右,当满身雨水、两腿泥泞、浑身挂彩的谭斌,听到自己的手机发出"嘟"的一声--收到了一条"都江堰天气预报"短信时,经过了20多个小时惊魂逃亡经历的他激动得心都快跳出来了--终于得救了!
今年56岁的谭斌是汶川县水磨镇众成冶炼公司的一名管理人员。经过将近24小时的跋涉,他终于和其他四个同事一起从距离汶川县城50公里的地方,到达了都江堰市城区。13日下午,这名记者目前所遇到的距离震中最近的幸存者,讲述了自己的逃生经历。
12日下午2点28分左右,工人们正在工厂上班,站在院子中间的谭斌忽然感到地面晃动起来。"站都站不稳,我赶紧蹲了下来。"他回忆,地面先是左右晃动,然后就像波浪一样"翻滚"起来。车间里的工人赶紧放下手中的活,纷纷往外跑,但剧烈的晃动却使他们一个个摔倒在地。工人们相互牵拉着,才得以从厂房爬到院子里。而这时,屋顶已经开始坍塌,雨点般落下的砖瓦,砸中了好几个工人。
瞬间,谭斌的大脑一片空白,过了好久才反应过来--发生大地震了!一瞬间,一个美丽的山中小镇消失了:房屋几乎全部被夷为平地,大量居民被埋在瓦砾之下,幸存下来的家畜被吓得四处乱窜……几分种前还生机盎然的小镇,变得满目疮痍、惨不忍睹。
电力中断、供水中断、通讯中断……下午5时左右,谭斌与4个幸存下来的同事决定:逃离这个"死亡之地"。
从水磨镇到都江堰市区,40公里的路程,要在平时开车不到1个小时。但现在,别说是车辆了,就是徒步也几乎无法行走。强烈的地震,使得沿途桥梁几乎全部被毁,多处长达上百米的隧道也出现塌方。更为严重的是,余震不断,道路两旁的高山上不时滚下隆隆巨石……
谭斌和4个同伴手挽着手,展开艰难跋涉。遇到隧道被阻,他们就翻山越岭;遇到桥梁中断,他们就顺着河流,寻找最浅的地方倘到对岸。尽管小心翼翼地防着山体滑坡,谭斌的膝盖还是被滚下的石块砸伤。
雨一直在下,汗水混着雨水早就把衣服打湿。天色渐暗,最难捱的黑暗时光来临。漫山遍野不时传来石块滚落的声音,一眼望去,看不到一丝光亮。
"最恐怖的是失去与世界的联系!"谭斌已经记不清摔了多少次跤、被石块砸中多少次,但这种刻骨铭心的孤独感、无助感却让他记忆犹新。
第二天下午,在到达距离都江堰市区大约20公里的地方,他沉寂了20多个小时的手机终于收到了第一条短信。接着,他就看到了解放军的救援人员。一车车、一队队的解放军官兵顶着暴雨,艰难地向灾区挺进;两架直升机在空中盘旋……
"解放军来了,我们就不怕了。"谭斌和4个同伴不约而同地说。
抵达都江堰市区后,谭斌急切地拦了一辆车,就要赶往德阳与家人团聚。
"经历了生死磨难,你最大的感触是什么?"记者问他。
谭斌一字一顿地说--"平安就好。" 他当着记者的面算了5分钟,最后,他突然哭了
52岁的肖四平的8个亲人在这次地震全部没有了。是哪8个亲人?老婆、小孩、大舅子、家里老人……他当着记者的面算了5分钟,但算来算去就是算不清楚。最后,他突然哭了,眼泪止都止不住。
一些幸存者回忆了地震发生的那个恐怖瞬间。
北川县供电公司的党委书记杨先生回忆:12日下午2时28分,他还在办公室二楼办公,突然觉得“左摇右晃,站都站不稳”。他知道这是地震,就拼命跑到楼下。发现楼左右摇摆。他看了看周围,狂风吹起黄沙,轰鸣,“好像全县城被安了炸药点爆一样。”单位“那个红顶房子整个塌了。前后才几秒钟,死了几十个人。”
还有一些人,他们在地震时进行了自救。唐庆全是苦竹坝电站的职工。出事后,他赶紧向高山上跑,山上有一群群众。他在此会合了妻子黄艳。大家围在一起,从地里找来农民种菜用的薄膜,搭成简易的棚子挡雨。随着险情地点的不同,他们过了一山又一山。他们围在一起烤火,饿了就摘点地里的生豌豆充饥。一直熬到昨天天气转好。山上还有几百人。我们发现,不少人已从山上下来。
余震的恐怖仍未散去。我们在镇内已数次听到山体滑坡的声音,哗哗声中,对面山上扬起的灰尘可见。而每一次余震,对求援人员都是一次威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