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乘救灾大涨价 就是发“国难财” |
|
2008/6/3 10:19:30 来源:中国建设报 |
在灾区采访过渡安置房建设,看到各地建设精英不辞辛苦,昼夜奋战,深为感动。但也听到反映:彩钢、聚苯乙烯等急需材料,包括平整基础所用砂石都价格飞涨。据估算,过渡安置房每平方米造价比灾前翻了一番,而且还有愈演愈烈之势。
汶川大地震,世界震惊,举国同悲。此时,从中央领导到普通百姓,抗震救灾事迹可歌可泣,爱心奉献行为可敬可佩。一位普通人说得好:我没有钱,但我有血!在这种时刻,居然有人看到了发财的机会,乘救灾物资紧缺之时,大肆涨价。这种人不要说爱心,真要问问他还有没有良心。
救灾事急,让受灾群众早日住进过渡安置房事急,建设单位领了军令状,高价材料也得买也得用。于是,一些乘机大涨价的人赚得盆满钵满。这些人是借同胞的爱心,借同胞的奉献精神,借救灾工作时不我待来赚黑心钱,其行为极其恶劣!
国务院提出了3个月在灾区建100万套活动板房,安置400多万受灾群众,占地就近40平方公里,用材量之多无法计算。活动板房材料紧缺,其他救灾物资也是如此。如果乘机大涨价之风蔓延,也如同一场瘟疫。不过,它伤害的是心灵而不是身体。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近日提出,严惩抗灾救灾款物管理使用中趁机发“国难财”行为。乘救灾物资紧缺大涨价,也是发“国难财”的一种。国家发改委已发出紧急通知,加强帐篷和过渡安置房的生产用原材料价格监管,依法从严从重查处串通涨价以及不执行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等行为。国外一些国家已立法:大灾大难时期涨价属违法行径。奉劝那些乘救灾大涨价的人赶快幡然醒悟,好好想想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各行各业都是怎么做的。如若还想着借救灾发横财,不仅会落得个举国声讨、人人唾弃的下场,还可能被送上法庭。本报评论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