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灾情 | 关怀 | 救援 | 反思 | 感动 | 重建 | 评论 | 小常识 | 视频
为了爱,他们并肩战斗 ——南京军区医疗队童强、陈徽军夫妇的抗震救灾故事
2008/6/15 10:09:12   来源:人民日报

    在重灾区什邡市的抗震救灾队伍中,有一对并肩战斗一个月的夫妻。他俩都来自南京军区第85医院医疗队,丈夫童强是一名外科医生,妻子陈徽军是医疗队教导员。

    6月12日,夫妻俩入川抗震救灾

整整30天。下午3时,他们各带领的一支医疗小分队在禾丰镇相遇。

    夫妻两人一条条短信对白,揭开了一段生死约定、并肩抗灾的感人故事。

    童强:灾区需要我,我一定要去

    5月14日凌晨,童强送陈徽军参加紧急会议。

    医院党委会议室灯火通明,童强在办公楼过道的椅子上坐下,等着妻子,也等着消息。

    童强给妻子发了一条短信:“徽军,灾区需要我,我一定要去。”

    “我支持你,你直接向院长、政委请战吧。”看着丈夫的短信,陈徽军脸上掠过一丝会心的笑。

    “灾区需要外科医生,让我去。”童强的短信同时出现在医院党委领导的手机上。

    在医务处草拟的抽组方案中,陈徽军、童强的名字都赫然在列。可谁又知道,陈徽军作为妻子,作为儿媳,做出这个决定心里有多难?!

    童强的父亲因患脑中风,两个月前,医院下达病危通知书,经过奋力抢救才暂时脱离危险。抗震救灾,征程漫漫,万一老人有个什么不测,不能尽孝,将是一辈子的遗憾。

    陈徽军:特殊时期,不准提我腰腿病的事

    5月14日晚6时30分,经过3个小时的飞行,童强、陈徽军和近200名战友抵达成都,随即向救治责任区——什邡市开拔。

    15日中午,医疗队机动到达集结地什邡市罗汉寺,陈徽军和队员们仅用45分钟,就完成了一座集内外科、2张野战手术台、20张病床的野战医院开设。

    连续两天两夜,医疗队完成了310例重伤员的救治。高强度的工作量,使曾因训练受伤动过手术、患有严重腰腿疼疾病的陈徽军老伤复发。

    “徽军,你的腰还能不能挺得住?”午夜,躺在帐篷里的陈徽军腰腿疼痛难耐,这时,丈夫的信息从手机里传递过来。“咱可说好了,特殊时期,不能影响士气,不准提我腰腿病的事!”陈徽军及时回了短信。

    这天晚上,夫妇双方在短信中“生死约定”:“现在进入灾区,面临的危险和困难肯定很多,我们要约法三章:一、平时除工作外不要有接触;二、发短信少点儿女情长,多说鼓劲的话;三、万一我们中的一个不幸遇难,另一方一定要继续战斗在灾区,并履行赡养双方老人的义务。”

    陈徽军:刚刚这边有强烈余震,你那边怎么样

    童强:……(无信号)

    5月25日16时24分,青川发生6.4级余震,陈徽军正在野战医院组织医护人员为一名70多岁骨折老人实施手术,大地开始像打摆子一样摇晃起来,手术器械洒落一地。而此时,童强正和战友们在蓥华镇组织搜救伤员。

    “刚刚这边有强烈余震,你那边怎么样?”组织完场地清理和手术后,陈徽军急切地给童强发送了短信。

    漫长的等候,却没有任何回音。

    强烈余震,山体滑坡……陈徽军不敢再想下去,灾情也容不得她再想下去,她当即带领一支医疗小分队到受灾群众安置点去巡诊。

    当陈徽军再看到丈夫童强时,已经是第二天上午9点多。那天强余震发生时,蓥华镇刚刚接通的通信信号再次中断。童强和战友们一起往蓥华镇竹溪村赶,那里又有几处房屋坍塌,10多名群众受伤。急行军14公里后,他们赶到竹溪村,争分夺秒施救,把6名危重病人从死亡边缘抢了回来。

    一名64岁老人的腿被砸断4处,童强在废墟上帮老人进行简易处理后,用简易担架抬起老人就往山下跑。

    送到野战医院,经过检查,发现老人是股骨颈骨折,急需换骨头。这样的手术在医院做都有风险,野外条件简陋,困难可想而知。骨科医疗组成员顶住压力,科学制定救治方案,帮助老人成功进行了骨头置换术。(丁广阳 潘正军 冯春梅)


打印】【关闭】  
  + 图片动态 更多>>
北川20余套民居重建设计方案出..
广西建设系统抗震救援队返桂(组..
广西一批环卫设备及时发往四川灾..
宋继东厅长赴四川灾区看望慰问..
自治区建设厅广大党员踊跃交纳..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承办:广西建设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