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上午,安徽省支援四川灾区前线指挥部第一副指挥长、省建设厅厅长倪虹在安徽省支援四川过渡安置房建设指挥部都江堰现场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
倪虹说,安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省份。过去安徽受灾时,得到过全国人民无私地支援和帮助。今天,安徽援助四川地震灾区,既是弘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更是对过去兄弟省市慷慨支援的回报。怀着这种感恩的心,再苦、再难、再累我们都能克服。在援建过渡安置房的工作中,我们主动掌握过渡安置房生产企业状况,组织相关装备和技术队伍筹备工作,抢先赶赴灾区一线实地勘察;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安置房前线指挥部全体工作人员克服缺水、没厕所等生活困难,加班加点开展前期勘察选址工作。
倪虹指出,这次援建工作,安徽省建设厅通过实地考察和听取受灾群众意见,并借鉴安徽多年抗洪救灾和灾后重建的经验,提出了具体的思路:一是科学救灾。在受灾群众相对集中、选址面积相对较大的城市,鼓励“板房进城”;而在受灾群众住所分散、选址受地理条件制约的情况下,则提倡“帐篷下乡”,在过渡安置房建设工作中充分考虑到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二是因地制宜。结合灾区实际,在抓好过渡安置房主体建设的同时,还要在配套设施建设上下功夫,帮助灾区人民解决更多的问题。三是狠抓校舍建设。加班加点,帮助都江堰市7.28万名中小学生尽快复课。
倪虹还介绍了安徽省援川过渡安置房建设中高新科技、节能产品的运用情况。他强调,将这些新技术、新设备运用到过渡安置房建设中,就是为灾后重建提供试点、示范,给灾区人民建造一个更加适合居住的生活环境。 本报记者 卜建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