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灾情 | 关怀 | 救援 | 反思 | 感动 | 重建 | 评论 | 小常识 | 视频
为了百姓的安危——四川省广元市建筑物隐患排查工作纪实
2008/6/16 14:40:46   来源:中国建设报
  “5·12”汶川大地震,波及四川广元市绝大部分地区,造成人员伤亡惨重,道路、桥梁、市政设施、房屋严重损毁。面对突如其来的特大灾害,广元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奋力投入抗震救灾战斗,一手抓抗震救灾,一手抓恢复重建,全力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谱写了一曲曲抗震救灾的壮丽诗篇。  

  □快速反应  尽职履责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地震发生后半小时,在通信完全中断的情况下,正在施工一线的全体质量安全技术人员心中怀有一个念头:灾区人民需要我,建筑排险需要我。在地震发生的当天下午,建筑物隐患排查部署工作迅速展开,同时成立了市政、桥梁、房屋三个排查组,并立即把人口密集的学校、医院、商场、市场,生命线工程的水、电、气、通信等确定为第一批重点排查目标。  

  “大家注意安全,出发!”  

  短暂的战前部署和动员后,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各类工程技术人员立即向各自的目标奔去。建筑物隐患排查高效运转起来。  

  心系老百姓安危的广元市规划和建设局领导,在通信恢复正常后,立即与县区建设部门取得联系,并要求迅速展开建筑隐患排查。市、县建设部门在第一时间组织当地技术工程人员93人开展了建筑物隐患排查。同时,为解决技术力量不足、工作量大的矛盾,5月13日一早,他们即向四川省建设厅提出了紧急申请,请求给予技术人员支持。当晚,省建设厅组织的20名专家急赴广元支援。  

  □心系百姓  甘愿奉献  

    “老百姓的事永远是大事,老百姓的安危是我们最大的牵挂”。这是所有质量安全技术人员的共同心声。在青川,四川省建设厅第一批支援建筑物隐患排查的工作人员赶到灾区时已是深夜,当晚就在公务车和用雨衣临时搭建的帐蓬内露宿过夜,但他们没有一句怨言。第二天,排险人员就本着高度的责任心,开始在一幢幢建筑物间奔走查看。  

  来广元支援的浙江省大合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房屋安全鉴定的私营企业,在“5·12”汶川大地震后,一直关注着灾区的情况。公司和员工们都在思考:灾区需要我们,我们能为灾区做点什么?基于这种想法,公司董事长何相礼带病率领工程技术人员一行5人,于5月20日连夜出发,21日中午赶到青川建设局,胡乱扒了几口饭后,立即投入房屋排查工作。何相礼到达青川的第二天,病情加重,工作人员见他身体虚弱,声音嘶哑,劝他休息。他却说:“我是来做事的,不是来看做事的,我不能讲话,用手机信息联系,我用信息指挥你们,干吧!”随后在医疗点要了两瓶生理盐水补充体力,又奔赴了排查一线。经过连续五天的奋战,他们完成了青川县城、木鱼镇480余幢房屋、约56万平方米建筑物的排查。  

  广元市规划和建设局退休干部、工程师张正平,今年已经60多岁,主动请缨参与建筑物排查工作,几乎每天都和年轻人干同样的活,从没停歇过,表现出了一位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质安站副站长李德军,整天忙于工作,家人都没有一块遮风挡雨的地方,在邻居家帐篷内借宿;工程师廖元强,家中小孩生病没人照顾,至今仍然忙碌在排查第一线。在排查过程中,由于单位公用车辆不足,质安站、房管处的胡红、张光荣、吴浩等11名同志主动将私家车提供用于排查工作。面对困难,没有一个人提要求,没有一个人退缩,大家心中只要一个念头,我们要工作,工作!  

  □以身涉险  无畏生死  

    永远冲在抗震救灾的最前沿,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全体排查人员的共同选择。由于余震不断,进入室内排查要冒很大危险,但工程技术人员凭着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过硬的技术和高涨的工作热情,一次又一次圆满地完成了任务。为了获得准确的排查结果,工程人员经常要冒着生命危险爬到20多米高的屋顶对主要构件进行仔细的排查,有时还要面对砸伤、戳伤的危险。5月27日下午,李锦涛、田光红等技术人员正在广元肉联厂宿舍进行排查。当天青川、宁强连续发生了5.4级和5.7级余震,大地在震动,房屋在晃动,部分碎混凝土块、砖块落了下来,人们在奔跑避难,但他们没有退缩,更多的是镇定自若和坚强,一直坚守岗位。在场的老百姓都在劝他们:撤下来吧,不要冒险,你们也有一家大小,你们也是人啊!面对亲人般关切的话语,工程人员备受感动。下到地面后,有人问他们,余震发生时,你们怕不怕?他们说:“我们也害怕,但我们是排查人员,如果我们都慌了,那老百姓还会有安全感吗?”  

  □任务艰巨  忘我工作  

    不漏一幢建筑、不漏一家住户、不漏一处隐患,是全体排查人员的共同责任。  

  由于需要排查的建筑物点多、线长、面广,许多居民又在外居住,联系困难,但排查人员没被困难所难倒,他们采取发放排查登记卡、与物管公司联系、与业主预约、在住户门上留联系电话等办法积极联系。一幢建筑物的排查工作往往要往返几趟,但他们不辞辛劳,不厌其烦。每天排查结束已是晚上七八点钟,他们既要对当天的资料进行整理、归档,还要与第二天进行排查的住户联系预约。每天爬200多层楼层、步行20公里以上,成了排查人员的必修课,许多人脚上都磨起了水泡,甚至把带钢板的警用鞋都磨穿了。饿了,吃口面包;渴了,喝点矿泉水;蚊虫叮咬了,擦点风油精;划伤了,贴上“创可贴”,继续战斗。  

  面对无数次的余震,他们临危不惧!面对大量需要排查的建筑物,他们义无返顾!为了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为了老百姓的安危,他们义不容辞!这也是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全体人员的铮铮誓言。  

  截至6月8日,全市排查建筑11997个,面积2338.1万平方米,其中,市级排查建筑数1873个,面积724.9万平方米;县区排查建筑数10113个,面积1611.4万平方米。 本报记者  景新育  通讯员  陈毅颜  廖雪松 
  

打印】【关闭】  
  + 图片动态 更多>>
北川20余套民居重建设计方案出..
广西建设系统抗震救援队返桂(组..
广西一批环卫设备及时发往四川灾..
宋继东厅长赴四川灾区看望慰问..
自治区建设厅广大党员踊跃交纳..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承办:广西建设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