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灾情 | 关怀 | 救援 | 反思 | 感动 | 重建 | 评论 | 小常识 | 视频
挺起建设者的脊梁——四川绵竹市住房城乡建设系统职工抗震救灾纪实
2008/6/23 10:50:02
  5月12日14时28分,地震突如其来,山崩地裂。瞬间,四川省绵竹市水、电、气、通信全部中断,全城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全城瘫痪建设职工冲锋在前  

  “遭了,地震了!”绵竹市规划建设局局长王锐反应敏捷,迅速抓起手边的公文包在不断的摇晃中跑步赶到市规划建设局。面对陆续到达的职工,他镇定自若,思维清晰:“你带队立即到城区检查城市建筑、基础设施损毁情况;你负责到农村特别是沿山地区检查损毁情况;你立即到景观大道、回澜大道、滨河路检查城市桥梁受损情况;如有问题,马上警戒,避免发生更大的人员伤亡;我负责调集机械设备抢救被困群众。一个小时后原地集合,汇报各组收集的情况,部署下一步工作,大家立即分头行动……”  

  14:40,绵竹市规划建设局吹响集结号,一场惊心动魄、生死攸关的抗震救灾战斗全面打响。  

  随着各路反馈情况汇总,王锐果断作出决定:“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全局职工分成供水保障、救灾抢险、重建规划、信息后勤、联系镇乡、机动应急6个小组……请大家各就各位,立即行动。”  

  中行办公楼垮塌!富新二小、九龙学校、武都学校几百名学生被埋!汉旺告急、遵道告急……急需抢救机械设备!时间就是生命!王锐带着一队职工赶到城区每一个施工工地、建筑企业寻找机械设备,有人的打个招呼迅速调走,实在找不到人的,他手臂一挥:“撬锁,开走,出了问题我承担。”到下午6时,全市境内所有的机械设备全部调往抢救现场,技术人员驻守一线,指挥救援。  

  昼夜施工为全市人民送去生命水  

  由于地震影响,绵竹市供水系统全面瘫痪,80%%的管道设施遭到破坏。“地震后,老百姓心里十分恐慌,我们必须千方百计保证群众饮用水!”地震发生20分钟后,该市规划建设局主要领导和水厂负责人赶赴一线,研究供水和抢修管网方案,决定迅速组织原材料,对自来水一厂水源大口井进行直接取水改造,经过十几个小时紧急铺设,两条长60米、直径110毫米的应急供水管道架通。管道通了,可经过强震后,地下水安全吗?能否直接饮用?难道就这样眼巴巴地等待3天后的化验结果?不行,水是灾后老百姓的生命之源,一分钟也不能耽搁。13日0:30,绵竹市疾控中心、环保部门立即对大口井水源进行活鱼跟踪测试。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在场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眼睛紧紧盯住水中的鱼儿,3个小时后,水中的鱼儿仍在畅然悠游。水质符合标准,可以饮用!那一刻大家如释重负,疲惫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随着自来水一厂、二厂大口井取水设施改造完毕,市指挥部安排消防车、洒水车等各种取水车辆在水厂汇集。5月13日上午,一辆辆满载着生命之水的车辆运向汉旺、九龙、遵道等沿山重灾镇乡。烈日下,受灾老百姓提着桶、端着盆在送水车前排起了长队,当清凉的水倒进盆里,老百姓激动地说:“水来了,水来了,这可是我们的救命水啊。”  

  与此同时,另一支城市管网抢修队伍一刻也没有停下,24小时昼夜施工。到5月14日上午,四水厂临时供电系统恢复供电,经过检修、调试、管道清洗,晚上7点,全城100多个消防栓全部打开,向城区居民实现低压供水。那一刻,已经两天没有洗脸漱口的老百姓围在消防栓周围欢呼雀跃,忙着接水,洗脸、漱口。当清凉的水拍打在脸上,大家都感慨地说:有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房屋应急评估让老百姓心里踏实  

  抗震救灾千头万绪,每天要为全市各镇乡送水80多车,每天昼夜巡查抢修供排水管网,为体育中心、二号立交桥等受灾群众安置点铺设送水管网,紧急铺设了全市18条过渡安置房供水主管道……此外,该市规划建设局承担着供水、规划设计、房屋应急评估、过渡安置房建设协调等许多重要工作,直到每天凌晨一两点钟,局领导班子还要碰个头,对第二天的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每个职工都恨不得生出三头六臂,好加快工作进度。看着一个个累得脱了形的同事,王锐十分心痛,却又无能为力,他安慰大家:比起死去的人,我们能活着已经很幸福,只有拼命工作,安置好受灾群众,才对得起这些遇难的人。  

  此次地震中,绵竹市所有建筑均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房屋建筑安全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生命安全。为尽快消除安全隐患,灾后第三天,市规划建设局就向市政府提出对全市所有建筑进行应急评估,并请求省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派出专家支援。随后赶来的省内外专家、监理公司志愿者与建设局职工一道,每天一大早就冒着余震的危险,奔波在一幢幢摇摇欲坠的建筑中,现场查看裂痕,根据裂痕深浅,来判定房屋受损轻重;晚上回到帐篷将评估结果进行整理录入,以便在第一时间公布结果。一栋又一栋,一个小区又一个小区,从5月15日到6月9日,几十位工作人员在烈日下依靠步行,对城区4490处、共610万平方米建筑物,乡镇公共、规划区内居住区等1291处、76万平方米的建筑进行了应急评估,并于6月6日将评估结果公布在网上,供市民随时查询。房屋评估结果能在短时间出来,让百姓心里有了底。  

  搭建过渡安置房为灾区百姓遮风避雨  

  随着大批被困群众从山里安全撤出,安置成为最大的问题。作为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绵竹市规划建设局责无旁贷扛起受灾群众安置的重任。5月17日早7时,绵竹市规划建设局接到紧急任务:当晚要在二号立交桥安置2000多名从清平、天池撤出的群众。容不得半点耽搁,大家迅速行动起来,给当地群众做思想动员工作马上收割粮食,紧急调运机械设备平整场地,铺设供水管道,协调用电,搭建帐篷。到晚上10时,2000多名饱受惊吓的山区群众在崭新的帐篷里很快进入梦乡。他们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睡觉的地方早上还是粮田,短短几个小时,建设职工为了让受灾群众有一个安身之所,创造了惊人的奇迹。“让灾区群众在6月25日前首批住进过渡安置房。”政府和对口援建单位的承诺给住房城乡建设部门以巨大压力。绵竹市21个镇乡、18个点的9万套过渡安置房几乎在同一时间启动,场地选址、建设规划、交通运输、管网铺设,水、电、绿化、基础设施建设,千头万绪,任务十分繁重。为了抓紧时间,绵竹市规划建设局三个副职分别对口联系,协调江苏、天津、辽宁三个援建省市,每个施工点派驻一名现场代表处理具体事项,局长王锐统筹协调。通过建设部门与援建单位的积极协调和相互配合,在部队官兵和施工人员的昼夜施工下,安置房正在有序高效地建设中。6月12日,江苏对口援建的2000套过渡安置房举行交接仪式,拿到钥匙的受灾群众看到功能齐全、漂亮整齐的过渡安置房,脸上绽出了笑容,那灿烂的笑容是对广大建设者最好的褒奖。 周静 

打印】【关闭】  
  + 图片动态 更多>>
北川20余套民居重建设计方案出..
广西建设系统抗震救援队返桂(组..
广西一批环卫设备及时发往四川灾..
宋继东厅长赴四川灾区看望慰问..
自治区建设厅广大党员踊跃交纳..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承办:广西建设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