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奏响抗震救灾最强音——陕西省建设厅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纪实 |
|
2008/6/25 9:35:59 来源:中国建设报 |
5月12日14时28分,不仅仅是四川汶川,与其邻近的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和略阳县,也经历了地动山摇的一刻,成为陕西省受灾最重的地区。地震发生后,陕西省建设厅的全体干部立即行动起来,齐心协力,加班加点,想方设法最大程度地进行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一个多月之后,在记者采访时,仍然能感觉到救灾及恢复重建工作的紧张和艰巨。
灾情严重须打“硬仗”
“灾区高考怎么办?”在宁强县和略阳县,这或许是灾情发生以来除了救人之外最为紧急的重大事件之一。地震造成两县许多中学教室受损,有的成为危楼,2200多名灾区考生的高考用房问题迫在眉睫。5月29日晚,接到过渡安置房建设紧急任务的陕西省建设厅立即行动,多方组织,在既无资金、又未签订合同的情况下,成立了专门的班子和生产、运输、安装、质量监督四个督察组,千方百计组织生产,并主动增加建设任务,于6月4日下午建成了112间、7100平方米的高考用教室和考务室,保证了这两个受灾地区的考生正常参加高考。
这只是地震以来陕西住房建设系统所打的抗震救灾的硬仗之一。从地震发生的当天开始,该厅就一直处在紧张的“战斗”中。
地震当时,在有强烈震感的西安,省建设厅在还没有明确灾情的情况下,立即召开紧急会议,成立了以厅领导为主要负责人的应急工作小组,安排部署应急工作。当日下午4点多,有关副厅长就带领抗震办的同志,急赴汉中市查看灾情。与此同时,建设厅启动应急预案,抗震办、城建处、房产处、房改办、计划处等全力投入应急评价工作。自地震以来,该厅许多部门的工作人员,至今也没有休息过一个周末,晚上还经常加班到深夜。
据陕西省建设厅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在汶川大地震中,该省汉中、宝鸡、安康、西安、咸阳5市遭受了重大财产损失和部分人员伤亡。截至6月20日,全省城镇居民住宅累计震灾受损225.74万平方米,直接经济损失17.13亿元,其中倒塌和严重受损房屋59.08万平方米。教育、卫生系统城镇非住宅用房受损419.25万平方米,农村住房受损933万平方米。市政基础设施中的城市桥梁、供水管网、污水和垃圾处理、供气、供热、城市照明等设施损失共计3.37亿元,风景名胜区损失6826万元。地震还造成建筑工地62台塔吊发生倒塌、塔头和塔臂折断等事故。
紧急启动受损房屋应急评价
“哪些房屋还可以居住,哪些又必须远离?”地震发生后,对受损房屋进行应急评价及鉴定工作成为了当务之急。
该厅有关领导介绍说,灾情发生后,针对汉中、宝鸡等灾区情况,省建设厅立即组织本地技术力量投入灾情鉴别检测工作,以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为重点,全面排查因灾受损情况。当时,正好有一个专家组在汉中进行建筑施工安全的专项检查。地震发生后,省建设厅要求他们立即调整工作方向,马上就近对灾区受损房屋进行应急评价。
据了解,陕西省建设系统已先后组织10个专家组分赴受灾较重的市县和教育、卫生、司法系统指导帮助开展应急评价工作,指导各地对受损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进行认真鉴别。凡通过观察可以确定不影响使用的,要告知业主可以正常使用;凡有疑点、凭一般观察难以确定的,要辅以必要的技术手段,进行科学鉴定。
截至目前,该省建设厅已对全省城镇受损房屋全部进行了梳理,作出了破坏等级应急评价。建设厅组织10个专家组完成了对陕西理工学院、省政府直属各部门和学校、医院、城市市政工程等204项房屋建筑项目、29座受损严重城市桥梁、1处综合管沟、192处供水管网、1615座照明设施、2处生活垃圾处理场等工程项目的应急评价工作。同时,受损房屋鉴定工作已全面开展,50个鉴定组、290人在现场工作。已完成城镇居民住宅受损鉴定76.58万平方米,占应鉴定面积的33.92%%。目前,该厅又派出3个专家组分别赴汉中、宝鸡协助省教育厅进一步核查中小学校舍鉴定结论,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省内“自救”优先学校医院
在陕西省,由于受灾面积和受灾程度相对要小,省内的“自救”成为了目前最主要的方式。
5月27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通知援建陕西省灾区的2万套共40万平方米过渡安置房由本省承担。结合本省受灾实际,省政府确定过渡安置房主要用于受灾较为严重地区的中小学、医院等公共设施和相对集中的受灾群众安置点,省建设厅负责过渡安置房的生产安装和质量监督。根据灾区特点,在灾区农村,倒塌的房屋大都是修建时间比较长的土坯房,分布较散,灾区群众投亲靠友的情况很普遍。为此,该省提出,投亲靠友的群众除了能拿到补助外,对接纳方也给予每月150元的补助。对于需要重建的房屋进行规划,保证抗震性能,一步设计到位,分步实施,争取在入冬前每个受灾户都能住上一间能御寒的房屋,之后根据需要进行扩建。
接到任务后,省建设厅迅速成立了过渡安置房建设领导小组,抽调专门人员,设立了生产现场督察组、质量监督组、运输保障组、现场安装督察组,督促企业加紧生产,确保质量。
5月30日下午3时,21辆装载着首批3000平方米过渡安置房的车队从西安泾渭工业园区出发,运往汉中地震灾区。省委常委、副省长洪峰等专门为车队送行。面对待命赶赴灾区的车队,洪峰充分肯定了雅致公司等过渡安置房生产企业能够急灾区人民之所急,解灾区人民之所难,克服无合同、无预付款、设备不集中等种种困难,全力以赴,争分夺秒,仅用两天时间,就完成了3所中学、3000平方米的过渡安置房生产。为确保安置房质量,省建设厅还派出专业技术人员随运输车队前往灾区,跟踪做好现场安装的指导和质量监督等相关工作。
在保证了宁强、略阳重灾县的高考用房后,目前过渡安置房建设转入以保障中考为重点,安排教育、卫生系统等用房。2万套共40万平方米过渡安置房分三期完成。截至6月20日16时,已生产10.1万平方米,已交付使用7200平方米,已安装完毕待交付6.3万平方米,运出量累计8.68万平方米。
省建设厅负责同志告诉记者,最近中央已决定由天津市对口支援陕西省受灾地区。目前,两省市已签订了对口支援协议。陕西省政府也提出了“科学规划、合理选址、择优房型、提高标准”的灾后重建方针。随着外来支援的增加,陕西的灾后重建工作正在不断走向深入。本报记者 翟建 王庆 温禾 王珺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