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等不靠不要 用双手重建家园 |
|
2008/6/25 10:15:43 来源:中国建设报 |
6月12日,汶川大地震过后整整一个月。
记者从雅安市区驱车25公里,来到了雅安市雨城区中里镇。在地震中,全镇共有106户房屋倒塌,受灾群众上万人。其中,又以龙泉村最为集中,有91户房屋倒塌。
在龙泉村三队,记者看到,村民李克金正在自家的废墟上忙碌着。李克金原本在康定打工,地震让他家的房子荡然无存。现在,李克金晚上在附近的蘑菇培养场里值夜班,白天便清理自家的废墟:“有些砖啊,木头啊,都是好的,清扫干净了以后盖房子还能用。”
谈到以后,李克金笑着说:“跟汶川、北川比起来,我们已经很好了。这次受灾的地方这么多,我们必须要体谅国家,能自己做的就尽量自己做,让国家去支援其他受灾更严重的地方。”
顺着道路向镇中心走,遇到了正在这里工作的中里镇党委副书记陈萍。地震当天,中里镇党委立即着手开始清理伤亡人员、调运救灾物资的工作。5月13日,又会同四川省建设厅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派来的专家一起进行房屋的安全性鉴定和排危工作。目前,镇上所有的受灾群众都住进了救灾帐篷。
据陈萍介绍,这里原来没有公路,交通很不方便。地震后镇党委迅速开始了道路建设,将龙泉三队和五队等村庄的道路联通。在这条新修的路旁边,记者注意到路两旁划着几道白线。这是做什么用的呢?原来,这就是规划的农民集中安置区,以后农民的新家都将坐落在这条路的旁边。这么集中会给村民的生活带来不便吗?“不会”,一旁的村民抢着回答,“我们的地就在这旁边,做什么都很方便。”
陈萍说:“对于农民自建房,我们将分几步走:第一步是统一调整土地,包括选址,国土部门进行地勘。我们遵循的是安全和就近原则,主要集中在这条路两旁的两三公里以内。第二步是进行统一规划,请专业人员进行设计。在具体修建的时候,市建设局将派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指导,保证质量,保证老百姓在正常情况下能住上50年。”
告别了陈萍,回过头,“不等,不靠,不要,用我们勤劳的双手重建美好家园”的标语正随风飘扬。 本报记者 郭丹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