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人民的利益——全国住房公积金系统抗震救灾侧记 |
|
2008/6/26 8:42:59 来源:中国建设报 |
“5·12”汶川大地震给国家和人民造成的损失,无法估量。灾难发生后,为了人民的利益,全国住房公积金系统立刻投入到抗震救灾的紧张工作中。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保障与公积金监督管理司的朱华处长向本报记者介绍了住房公积金系统的抗震救灾情况。
5月22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发紧急通知,针对灾后可能出现的困难,就缓缴住房公积金、灾毁房屋贷款处理、尽快办理住房维修加固贷款等做出规定,要求各地采取有效措施支持受灾群众重建家园;5月24日,住房保障与公积金监督管理司召开会议,就尽快恢复办理公积金业务做出部署,并对抗震救灾中做好住房公积金工作提出要求。5月29日,住房保障与公积金监督管理司组织北京公积金中心中央国家机关分中心、天津公积金中心组成调研组奔赴四川受灾严重地区,就地震对受灾地区住房公积金管理工作的影响展开调研。6月10日,住房保障与公积金监督管理司副司长金一平又带领北京公积金中心、上海公积金中心的工作人员,亲赴陕西、甘肃部分重灾区进行实地调研。调研组分别深入四川成都、德阳、绵阳、雅安、广元等地以及甘肃、陕西部分重灾区,并赴四川都江堰、绵竹、什邡、安县、江油、剑阁,甘肃甘南、陇南及陕西宁强等重灾管理部实地考察。其间,调研组慰问工作人员,听取情况汇报,并与当地公积金监管部门共同研究应对措施。
灾情发生后,四川省建设厅迅速会同省财政厅和省人民银行就灾后公积金管理工作下发通知,及时转发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文件,就灾后住房公积金管理作了部署和要求,积极指导地方工作。
为了保证公积金业务的正常开展,公积金战线的职工们积极投入到抗震救灾工作中。重灾区工作人员冒着余震的危险,抢出了住房公积金业务凭证、档案、电脑以及电子信息;不少人忍着失去亲人和家庭房屋受损、无家可归的悲痛,克服办公条件差、高温酷暑等困难,仍精神饱满地坚守工作岗位,热情为职工服务;部分工作人员在帐篷里、在简易房里、在在建房屋里,支起了电脑,短时间就恢复办理业务。各地市公积金战线的同志们齐心协力,克服困难,一手抓抗震救灾,一手抓公积金业务正常开展,树立了住房公积金系统良好的社会形象。
——成都公积金中心及时印发紧急通知,结合受灾情况,明确了灾后提取公积金的实施细则和操作规程,采取了积极措施,保证职工提取。中心党组立即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抗震救灾,要求全体员工坚守岗位,恪尽职责,为灾区职工排忧解难。中心领导立即赶赴救灾一线,指挥抢救设备、资料,全力以赴做好抗震救灾工作。
——德阳市公积金中心除针对震灾出台具体提取公积金的政策外,还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紧急组建了“共产党服务队”,中心领导分别带队到抗震救灾第一线抢救伤员、转运及分发救灾物资。同时,中心认真研究灾后公积金管理的特殊情况,有针对性、预见性地开展灾后调查、分析、预测风险状况。
——绵阳市公积金中心办公楼震后成为危房,中心职工克服没有帐篷的困难,在街边搭起办公桌椅为受灾职工提供公积金咨询。下属的北川县管理处3名职工遇难后,绵阳市公积金中心随即派遣3名同志到北川县完善账务,恢复数据,承担起管理处的各项业务工作。
——广元市公积金中心领导带队冒着余震不断的危险,到受灾严重的青川县管理部了解情况、慰问职工、抢救资料,保证了灾后公积金各项业务不断、不乱,正常开展。
除四川省各公积金中心捐钱捐物、展开自救和互助外,全国各地公积金中心也积极提供设备、资金、技术、人力等援助,帮助受灾地区公积金工作尽快恢复正常:北京公积金中心为灾区捐助了20顶帐篷和部分电脑;上海、天津公积金中心和北京公积金国家机关分中心向灾区捐助了资金、办公电脑和帐篷,并为部分受灾县市管理部送去了慰问品;南京公积金中心也为绵竹管理部寄来了帐篷,捐助了资金;江苏、浙江、北京、甘肃、陕西等非受灾地区及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为缴存职工灾后重建提供了有力支持;各地公积金中心还将根据灾区需求,研究下一步对口支援措施,体现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互助精神。“5·12”汶川大地震是对全国住房公积金管理工作的一次检验,也是对住房公积金系统力量的一次凝聚。地震后,灾区住房公积金中心自强不息,各地公积金单位鼎立援助,灾区住房公积金管理工作正在逐步恢复。目前,多数灾区已进入灾后重建阶段,职工对住房公积金需求较大,受灾地区也积极配合地方政府,抓紧落实灾后损失调查和分析工作,进一步细化和完善政策,采取积极措施,为缴存职工灾后重建提供切实保障。 本报记者 任佳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