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灾情 | 关怀 | 救援 | 反思 | 感动 | 重建 | 评论 | 小常识 | 视频
感恩责任撑起爱的屋檐
2008/6/26 8:59:56   来源:中国建设报
  5月20日,国务院下达了对灾区群众建设100万套过渡安置房的任务,当天晚8点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议进行部署,晚10点安徽省建设厅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落实方案。  

  5月21日,由4名处级干部带队的先遣队出发了,这是抵达都江堰的第一支外省援建队。  

  5月23日,运送首批5000平方米过渡安置房的安徽车队紧急启程,成为首支到达都江堰的外省过渡安置房援助车队。  

  5月25日,安徽支援四川灾区前线指挥部在成都正式挂牌。截至6月3日12时,安徽援建灾区过渡安置板房已完成生产10910套。  

  ……  

  在灾区,3500多名安徽援建工作人员,用心血和汗水书写着“安徽速度”的奇迹,他们夜以继日地忙碌,为着让这里破碎的家园愈合,让崩裂的土地上重新绽放出和谐的花朵。  

  入川:两天两夜只睡3小时  

  5月23日下午3点,安徽第一支援建板房运输车队从合肥出发。19辆车,70多个人,西行经六安、信阳转洛阳、西安,穿越秦岭,南下绵阳、成都,最后抵达都江堰市,前后总计用了48个小时,总共驱驰了2000多公里。“各个组长请注意,马上在前方服务区休息。”5月23日凌晨2点,领队王斌拿起对讲机,对参加运送的三家企业的负责人发出指令:“只有一个小时,抓紧休息后继续上路。”车辆鱼贯进入服务区,停好车,人们开始蜷缩在座位上睡觉,很快,车上就鼾声四起。一个小时之后,王斌的对讲机准时响了。几分钟后,车辆又轰鸣着排成队列,重新出发。  

  出发后的第一夜,安徽赈灾车队在河南信阳的一个服务区里停顿了1小时。第二夜,在陕川交界的一个高速服务区里,又小憩了2个小时。除此之外,车轮一直向着四川的方向,向前,向前!19辆车,每车两个驾驶员,轮流换着开。  

  两天两夜的大部分时间都蜷在车上,一下车,人就像散了架,有的嗓子哑了,有的眼圈黑了,但没听到一句抱怨。  

  现场:安徽队伍凸显英雄本色  

  都江堰市中兴镇,是都江堰救灾物资的一个中转站,也是接纳北川、青川、汶川及本地受灾群众的安置点。安徽援助四川安置房建设前线指挥部,就安在中兴镇。“大部队”抵达后,这里就忙成一团。安徽省建设系统和企业的专家,马不停蹄地在田野里穿梭,挑选一个个合适的建房地址;一旦确定,就有施工队伍迅速进驻,加班加点开始搭建。汽车、火车、飞机,每天,各种交通工具搭载着人员和材料,源源不断地从1800公里外的安徽涌入这里。  

  5月24日到达都江堰后,救灾工作就开始高速运转。夜间9时,安置房援建指挥部在未封顶的板房内召开工作会议,灯一直亮到深夜,工作人员才走进帐篷,三三两两挤着入眠。头一沾上枕头,鼾声顿时就响成一片。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享受住帐篷的“待遇”,因为行军床不够,有的只好在未完工的指挥部里,摊开硬邦邦的板材凑合一晚。  

  余震不断,都江堰的水、电、通讯虽然有了基本保障,但尚未恢复正常。现场为数不多的几个电源插座成为“抢手货”,大家争着为手机充电。正常的通讯往往突然间“休克”,晚上停水,挨了一天的暑热,也不能痛快地洗个澡。就这样囫囵一觉,迎来了成都平原的晨曦。  

  心愿:给群众一个温馨的新家  

  勇担社会责任,不计得失,参加援建的很多公司推掉或延迟了订单,集中精力保障灾区建设。“有些企业因延迟订单,面临着被投诉、索赔的风险,但为了灾区重建,他们全然不顾了。”李建副厅长说,“在他们心目中,灾区群众重千钧。”  

  为了争取时间,新鸿伟公司让30名工人坐飞机赶到工地;富煌公司管理人员全部睡在工地;瑶海公司一线工人每天工作都在14个小时以上;别的工程尚未完工,很多企业就将优秀的工人抽调到四川……安徽3500多名建筑员工奋战在一线。  

  这些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几乎都坚守在第一线。他们饿了啃方便面,渴了喝矿泉水,累了钻帐篷里睡,和工人们同甘共苦。  

  安徽联友钢构公司董事长岳子辉说:“这就是一场战争。我们调集了30多名优秀管理人员,整个流程配备了最精悍的管理力量,就差把公司搬来了。企业真心地回报社会,就会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在援建中,我们体会到了一个企业存在和发展的意义。”  

  现场总指挥倪虹表示:“我们要用最快的速度、最好的质量,早日给灾区群众一个温馨的新家。” 
  

打印】【关闭】  
  + 图片动态 更多>>
北川20余套民居重建设计方案出..
广西建设系统抗震救援队返桂(组..
广西一批环卫设备及时发往四川灾..
宋继东厅长赴四川灾区看望慰问..
自治区建设厅广大党员踊跃交纳..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承办:广西建设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