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省援建四川过渡安置房工作纪实 |
|
2008/7/3 11:29:00 来源:中国建设报 |
2008年6月10日,对在四川开展过渡安置房援建工作的河北建设者来说,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当日在地震重灾区过渡安置房建设现场会上,四川省副省长黄彦荣多次提到河北援建队。他说:“河北援建工作者不分昼夜,以较快的速度建成了一批高质量的安置房,为灾区居民的安置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
一声令下各路人马奔赴灾区
地震过后,全国人民都关心地震灾区群众的居住情况。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下,全国各地的援建队伍纷纷开往灾区,全面开始建设安置房。河北省在成都地区援建任务共4万套,分布在崇州市和都江堰市。“数量只能多不能少、质量只能好不能差、时间只能提前不能拖后。”这是河北省委、省政府对援建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5月21日,省建设厅副巡视员梁军带领的16名援建先遣队员紧急抵达成都,成为河北进驻四川灾区实施援建的“探路先锋”。随后,副省长宋恩华两次赴四川成都市的都江堰市、崇州市、广元市指导援建工作,帮助解决安置房建设中存在的实际困难。
为了让援建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河北省援建过渡安置房驻四川指挥部专门制定了《关于做好灾区过渡安置房工作的实施意见》。从规划选址、结构布局、道路设计、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力争科学合理,从建材选择到安装施工都严把质量关。
统筹规划保障援建稳步推进
在建设过程中,河北援建者们准确测算安置房建设中的所需构配件,精心组织,及时调度现场施工。针对施工人员多、场地狭窄的状况,他们合理安排调度,加强现场管理,做到质量监督有力、造价管理科学、规范作业井然有序。指挥部还增加人员,充分利用当地施工力量。
同时,各援建队伍还结合当地实际及时调整设计方案和规划布局,坚持从实际出发,适度调整户型,不仅节约了土地,还实现了规划设计与施工的有效衔接。他们针对基础、地坪、板厚偏大,标准不统一,材料浪费等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意见,尽量提高板房的工厂成品化,减少现场拼接、焊接。推行基础、安装、电气、市政工程配套专业化施工,科学组织,流水作业,有效加快了施工进度。
驻四川指挥部专门研究制定了从设计、施工准备到竣工验收一整套的技术规范、施工要求和验收标准,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安置房建设成本进行测算,指导各市加强成本核算,杜绝钢构和板材的浪费。建立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完善质量、安全保证体系,严把工程质量、安全关。
通过以上措施,6月中旬河北省援建队提前交付了1.5万套安置房,较好地完成了省委、省政府下达的任务。 本报记者 赵丽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