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沭阳县建设局:用责任浇筑“爱心房” |
|
2008/7/3 11:29:49 来源:中国建设报 |
6月5日下午,江苏省沭阳县建设局根据上级的统一部署,组建46人的过渡房建设队伍。队员当即乘上K248次列车,从江苏沭阳火速奔赴四川德阳灾区……
4天完成36套板房建设
为了让灾区人民早日住上放心房,沭阳建设者们不顾旅途劳累,抵达当天马上投入紧张的工作中。带队的县建管处主任尚俊利表示,一定发扬团结合作、连续作战的精神,做到“争分夺秒抓进度,一丝不苟保质量,万无一失保安全,全心全意为灾区”,争取把承建的过渡安置房建成样板工程、优质工程、爱心工程和为民造福工程,树立沭阳建设人的良好形象。
6月的绵竹,气候炎热、酷暑难耐。中午时分,施工人员居住的帐篷,像蒸笼一样,气温均在40摄氏度以上。然而,看到灾区还有很多受灾群众没有住房,施工队员加快施工的步伐。经过4天紧张的工作,他们顺利完成第一阶段任务,共搭建36套过渡安置房、4间厕所、4间厨房。
党员要发挥模范作用
为了充分发挥援川建设队伍中党员的先进性,宿迁市建设局成立了援川过渡房安装大队和临时党支部。共产党员、沭阳县建管处主任尚俊利负每天都要顶着酷暑,在尘土飞扬的工地上来回检查10余次,对工地上的混凝土浇筑、板房搭设、给排水、小市政配套的安装等一一把关,确保过渡安置房建设质量。
沭阳县虹光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副经理唐森林的儿子正值高考,手头还承接着一项建设项目。为了能给灾区群众做点贡献,他主动请缨,加入了赴川的援建队。由于四川绵竹地区白天燥热、晚上潮湿,唐森林出现了皮肤过敏、喉咙发炎的症状,他在临时医疗处经过简单处理、拿点药后,又立即奔赴现场,和工人师傅们一起投入紧张的工作中。当问起唐森林为什么不陪儿子高考并放弃赚钱机会的时候,他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关键时刻就要起模范带头的作用,这是党员的责任。”
父子三人齐上阵
在沭阳援川过渡安置房安装大队中,有3个人的关系很特殊,他们是来自沭城镇徐庄村河北组的父子3人。父亲周成林今年53岁,大儿子周飞今年30岁,二儿子周虎今年24岁。虽然6月气温较高,天气闷热,但他们父子三人在工地上奋勇争先,父亲周成林重活、苦活抢着干,儿子专门负责混凝土养护,他们工作一丝不苟。当笔者问起他们为何要父子三人同上抗震救灾一线时,周成林朴实地说:“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灾区人民的房子被地震毁了,没有地方住,很可怜。在听到公司有援川任务的时候,就一起报名了。虽然时值农忙,家中也有不少事情,但是一想到能为灾区群众做点贡献,心里还是很高兴的!”张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