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灾情 | 关怀 | 救援 | 反思 | 感动 | 重建 | 评论 | 小常识 | 视频
担重千斤方显战士本色——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市场管理司抗震救灾纪实
2008/7/4 10:40:24   来源:中国建设报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市场管理司(简称“市场司”)紧急动员,全力以赴投入到抗震救灾的战斗中。这个20名同志全部是共产党员的集体,在灾难面前,勇挑重担。他们个个是好样的战士,人人是鲜艳的红旗,用热情温暖着灾区人民,把汗水洒在重建现场……  

    最快速度急调救援设备入川  

  地震刚发生,各方面情况不清,任务不明,市场司司长、党支部书记王素卿就将全司同志召集在一起,针对灾区因房屋倒塌造成人员伤亡的情况,主动提出组织协调建筑施工企业,特别是熟悉建筑物拆除、爆破和建筑安全等方面的人员进入灾区实施救援,并立即制订了预案,报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党组同意后,马上实施。  

  地震发生的当晚,市场司接到部抗震救灾指挥部转来的四川省建设厅、四川省抗震救灾应急办急需一批机具设备的请求后,连夜与四川附近的省市及中央驻川机构联系,到5月13日凌晨两点多,组织了16家企业携带急需的救灾设备,分两批进入灾区参加救援。了解到灾区道路堵塞、大型机械设备无法进入、迫切需要小型切割机进行救援的情况后,他们又及时组织调运了787台切割机进入灾区,为救援队伍提供了最急需的工具。  

  截至5月20日,市场司共组织调集了2181台机具设备支援灾区,其中有全国23个省市及13家中央企业支援的754台大型机械设备。每台设备都配备了素质过硬、操作熟练的技术人员和安全防护人员。这些设备无论是在搜救现场,还是在道路疏通抢修现场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满腔热情安抚川籍农民工  

  建筑业四川籍农民工在全国各地人数多达124万人,地震后他们心急如焚。但如果他们集中返乡,将会给四川的交通和物资供应带来更大压力。  

  5月14日晚,按照部领导指示,市场司连夜通过电话向川籍农民工比较集中的29个地区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发出通知,要求立即摸清当地建筑企业和施工工地川籍农民工的有关情况,及时将有关灾区的准确信息提供给农民工,引导他们安心工作。同时,要求各地组织建筑企业对川籍农民工给予各方面的帮助,特别要照顾好他们的生活,有条件的企业要为他们开通灾区联系专线电话;密切注意农民工的情绪,尽量不安排受地震影响的人员从事特种作业;按时支付农民工工资。由于工作及时到位、认真细致,全国大部分地区川籍农民工情绪稳定,避免了川籍农民工“返乡潮”的出现。奔赴一线指导过渡安置房建设5月23日上午,国务院将3个月内在四川等地震重灾区建造100万套过渡安置房的任务交给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市场司承担了过渡安置房现场监管和指导的艰巨任务。  

  当天下午,王素卿召开全司动员大会。会后,全司人员立即行动,连夜研究编制了《四川地震灾区活动板房建设现场指导工作方案》以及组织分工表、每日进度情况报表等,明确了工作目标和任务,组建了以司长为组长,3位副司长为副组长,各处人员和有关专家为成员的现场指导组织机构。  

  5月24日一大早,王素卿率第一批人员赶赴四川绵阳;26日,副司长刘宇昕、副巡视员刘哲又带领司内14名同志和18名专家分赴四川成都、绵阳、德阳、广元、雅安等重灾区。在灾区,大家冒着余震的危险,住帐篷,吃方便面,每天协调解决大量援建省市和受援地区之间的具体问题,指导过渡安置房的规划选址、场地平整以及开工进场等工作。  

  在施工现场,很多工作都超出市场司的职责范围,但他们坚持分内工作努力做,分外事情不推托,协调解决了大量突发的矛盾和问题。在拥挤的帐篷里,通过有效地沟通协调机制,他们每天把前方的最新情况及时报告给成都现场指导总部和部抗震救灾指挥部。同时,注意发现和总结问题,及时向部里反映,并提出建设性意见,为部里实施正确的指挥提供了依据。李国彦  吴保平 
  

打印】【关闭】  
  + 图片动态 更多>>
北川20余套民居重建设计方案出..
广西建设系统抗震救援队返桂(组..
广西一批环卫设备及时发往四川灾..
宋继东厅长赴四川灾区看望慰问..
自治区建设厅广大党员踊跃交纳..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承办:广西建设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