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灾情 | 关怀 | 救援 | 反思 | 感动 | 重建 | 评论 | 小常识 | 视频
为了环境和人民的利益——福建省建工集团援建地震灾区工作小记
2008/7/10 10:47:11   来源:中国建设报
  “这里要建成一个示范点”。  

  水观村是福建省建工集团第一建筑公司(福建一建)的援建点。过了水观村不远就是白鹿场,该社区龙家大院也由该公司援建。福建一建董事长兼党委书记王辉告诉记者,两个安置点在建320套安置房,这里同时也是济南军区部队的抗震救灾点。但凡有安置房材料运到,军队都会派人来帮助装卸,解决了人力的大问题。龙家大院这块建设用地是坡地,无法整平,福建一建把坡地整成了三个阶梯式的平地。由于新填入的土太软,这时,一辆运土车的后轮刚好陷进泥地,工人们赶快往车下卸土。虽然援建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类似的困难,但人们锐气未减,王辉对记者说:“过几天济南军区司令员会来这里视察。我们要与子弟兵一起,把这里建成一个示范点。”  

  老总自信的话语让记者相信,白鹿镇将成就一段军地并肩共同援建灾区的佳话。很多人知道,福建一建是一家负担很重的老国企,每年仅退休工人养老金就要支出1000多万元。近年来建筑市场竞争激烈,企业的日子并不好过,可福建省建设厅一声召唤,这位董事长兼党委书记便亲自挂帅,率众不远千里前来抗震救灾,让人深切感受到这些建设者为国分忧、视救灾为己任的英雄情怀。  

  还有一个叫水观音寺的村庄,是福建省建工集团七建公司的援建点。村庄对面隔溪相望的同样是济南军区——一支号为“沙家浜”部队的驻地。军队的绿帐篷和施工单位的蓝帐篷在小溪两边相互映衬。这里原来是一片水田,计划建250套安置房。平整后,水田下的淤泥依然松软,车行上面,如波浪起伏,被人们称作是“橡皮地”,给施工制造了不少麻烦。然而,这些困难却丝毫挡不住七建公司建设者的步伐。一位脸色黝黑的工程技术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将在这片田地上垫沙铺砖,用以替代水泥地面,这样做虽然费时费钱,却有利于今后农田复耕。如此看来,这些建设者不但真正树立了科学发展观,还把这一思想贯彻落实到了抗震救灾工作上。  

  告别七建公司,回车水观村,向塘坝子进发。那里有福建省建工集团钢结构分公司的援建点。沿途旅游“农家乐”的休闲屋在地震中多被震坏,房门外还挂着一串串尚未来得及收拾的包谷。车子开到高处,忽见一块被开辟出来施工的平地,新铺好的水泥地面随着树林边缘向前延伸——援建点到了。下车后,记者发现场地上围着一群人,走近一看,原来这些人正在领取工资。坐在桌前发工资的年轻人是该公司副总经理吴边飞,而周围的工人都是当地农民。吴边飞介绍说:“这里在建100套安置房。最头痛的是设计,树不能砍,要因地制宜。我们尽最大努力保护环境和农民利益,树林和环境都是农民命根子呀!” 记者  刘萍  通讯员  林勤 
  

打印】【关闭】  
  + 图片动态 更多>>
北川20余套民居重建设计方案出..
广西建设系统抗震救援队返桂(组..
广西一批环卫设备及时发往四川灾..
宋继东厅长赴四川灾区看望慰问..
自治区建设厅广大党员踊跃交纳..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承办:广西建设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