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灾情 | 关怀 | 救援 | 反思 | 感动 | 重建 | 评论 | 小常识 | 视频
抗震援川不怕难——写在山东省建成1.5万套抗震过渡安置房之际
2008/7/25 14:08:52   来源:中国建设报
  面对突如其来的重大地震灾难,山东省建设系统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举全系统之力实施过渡安置房建设。仅用29天,就为四川北川灾区人民建成15062套过渡安置房,为4万多受灾同胞提供了过渡安置新家园。  

    大灾凝聚人心  

    山东省建设厅和各援建城市建设部门负责人带领一批批施工人员迅速组成援建队伍,冒着不断发生的余震,在第一时间向着灾区进发。省前线指挥部确立了省包县、市包乡、县包村的援建工作机制,提出了坚决完成一期1.5万套板房的动员令,把援建任务分解落实到了每一个市。参加援川的同志们昼夜加班,高速运转。援建前线工作和生活环境十分恶劣,余震不断、堰塞湖压顶、山体滑坡、滚石流沙等威胁生命安全,加上气候湿热,蚊虫叮咬。但是同志们发扬众志成城、忘我奉献的精神,不怕苦、不怕累,不畏艰险,不等不靠,保持旺盛斗志,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为灾区人民建家园、运食物、献爱心、做奉献。  

    艰险考验人心  

    过渡安置房建设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一是道路运输不通。漩坪乡、禹里乡处于唐家山堰塞湖淹没区,造成中线、西线两条交通干线中断,东线上的都坝乡都坝河桥是连接都坝与白坭等7个乡镇的惟一通道,由于地震破坏严重,车辆已不能通过,导致11个乡镇不具备开工条件。有些地方道路崎岖狭窄,运输车辆难以通行,只能通过小车转运的方式解决物料运送的问题。同时,雨季来临会经常造成施工道路滑坡、落石,也会导致道路中断。二是可供建设用地偏少。受地势和土地制约,板房选址十分困难。新建板房可供建设用地很少且分布零散,有的乡镇不足1000户的安置点,竟要安排在7~8个地方,难以大规模展开施工。有些区片地质情况不明,给工程施工带来很大难度。三是施工环境恶劣。唐家山堰塞湖导流渠放水,随时有溃坝的可能,给下游施工带来威胁,任家坪、通口镇、香泉乡等乡镇地处溃坝范围内,实行了人员转移,根本不能展开施工。震后余震累计发生1万多次,最大一次6.4级,由此产生的山体坍塌、泥石流、滚石等次生灾害,给道路运输和板房现场施工人员带来很大危险。四是当地水电配套难以跟上板房建设步伐。部分地方只能靠备用发电机解决施工电力问题,一些地方只能解决临时施工用水,不能提供群众入住常用水源,即使板房竣工群众也难以入住。  

    苦战激励人心  

    “战胜艰难与险阻,援建北川建奇功”,这是对山东在北川援建者的真实写照。  

    针对多数施工点不通电、施工机械缺乏、场地无法平整的实际情况,济南、青岛、淄博、潍坊、临沂、菏泽、泰安等展开施工的市,克服堰塞湖影响,冒着道路塌方、滚石坠落和疫情的危险,打破常规,不拘形式,边选址、边规划、边建设,积极推进建设选址和场地平整,加快施工速度,并全部自备发电机组,自行筹集机械,自带生活给养。虽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明文规定场地平整工作由受援地负责,但援建城市为抢时间、赶进度,主动承担了全部场地平整任务。  

    受道路限制尚未展开板房施工的援建城市,在了解到地处山区乡镇的很多受灾群众生活困难急需救援后,及时调整工作重点,协助当地救灾救急。泰安、威海、济宁、德州、东营、日照、滨州、枣庄8市的援建人员经雅安、小金山,翻越当年红军长征时经过的夹金山,过马尔康、茂县抵达北川西北部的8个乡镇。聊城、莱芜则想方设法协调了部队的直升飞机到达所对口的乡镇。各市从当地和后方紧急筹集调运了大批彩条布、帐篷、衣物、食品、药品等救灾物资,用各种方式送到群众手中,以解燃眉之急。烟台市了解到对口的漩坪、白坭两乡已被堰塞湖淹没,群众都在山顶居住,他们紧急调运彩条布8.5万平方米、大米20吨、5部卫星电话和一批药品、衣物、食盐等,支援对口乡救灾,并千方百计购买了5艘冲锋舟捐赠给两乡,通过堰塞湖输送人员物资,打通了与外界连接的“生命通道”。滨州市对口的禹里乡,乡镇驻地已被淹没在堰塞湖下60米,1.4万多群众只得到31顶帐篷、5吨大米的空投物资,靠挖土豆维持生活,靠雨伞和树木遮风避雨。了解这一情况后,滨州市紧急启运2800顶帐篷和50吨大米。  

  省前线指挥部也把自用的20顶帐篷和方便面、火腿肠等食物紧急空运往禹里乡,帮助群众救急。同时,积极想办法进入到援建乡镇进行救灾救急,摸底调查,做好板房建设的前期工作。(耿庆海 栾厚杰  麻鹏飞 )
  

打印】【关闭】  
  + 图片动态 更多>>
北川20余套民居重建设计方案出..
广西建设系统抗震救援队返桂(组..
广西一批环卫设备及时发往四川灾..
宋继东厅长赴四川灾区看望慰问..
自治区建设厅广大党员踊跃交纳..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承办:广西建设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