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灾情 | 关怀 | 救援 | 反思 | 感动 | 重建 | 评论 | 小常识 | 视频
大义如山——安徽蚌埠刘氏四兄弟赴北川抗震救灾纪实
2008/7/25 14:13:20   来源:中国建设报
  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传说是“大禹故里”。安徽省蚌埠市,荆涂巍巍,淮水汤汤,留下了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治水佳话。汶川地震将相隔2100公里的两地连到了一起。危难之际,国殇之时,安徽省怀远县马城镇新城口村刘氏四兄弟携带两台特种机械驰援灾区,沿着大禹“辟山导淮”的足迹,千里迢迢奔赴抗震救灾最前沿,书写了一段“禹风厚德”的义举。  

    前进,前进!目标——四川灾区  

    刘兆水、刘兆本、刘兆刚、刘兆安四兄弟是安徽省怀远县马城镇农民,这些年靠修路、建桥、跑运输走上了致富路。通过电视、报纸、广播获悉震情后,老大刘兆水坐不住了,决定带着自家的两台特种挖掘机,自费前往灾区抢险救援。老大的决定得到了三个弟弟的支持,四兄弟当即筹备起程。  

    经多方努力,刘兆水终于与四川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取得了联系。指挥部安排他们一行到绵阳下高速,由专人引导到北川参加救灾。合徐高速公路蚌埠仁和集入口处,没有鲜花,没有掌声,四兄弟和11位挖掘机驾驶员驾驶着三台越野车,带着两台装有特种挖掘机的平板汽车,踏上了前往四川地震灾区的千里征程。历经30多个小时长途跋涉,四兄弟抵达四川绵阳灾区,并当即被派往北川县陈家坝乡。  

    突击,突击!打通一条条“生命线”  

    冒雨抵达陈家坝,四兄弟接到了绵阳市抗震救灾指挥部下达的第一项任务——抢修县城通往陈家坝的公路。滂沱大雨、滑坡不断、山体破裂、路面坑洼……行进路上,险象环生。到达施工现场后,四兄弟带领抢险施工队迅速投入战斗。  

    首战告捷,来不及喘息,绵阳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第二项指令接踵而至——打通105省道曲桂段。当地一名工作人员沮丧地对四兄弟说:“你们还是到别处去吧,这里没三个月时间,绝对打不通!”“我们就不信这个邪!”两天两夜,凭着多年积累的施工经验,四兄弟带领抢险队科学施工,连续作战,顺利打通了该路段。  

    四兄弟能啃“硬骨头”的名声在北川迅速传开。  

    感动,感动!感动他人,也被他人感动  

    每一天,都身处险境;每一刻,都在生死边缘。赴北川抗震救灾10多天来,四兄弟钱已花了40多万元,人也疲惫不堪。但,他们依然坚守信念,刘兆水的话掷地有声:“我们来就是干重活、累活的,绝不能当逃兵,当孬种,让人看不起蚌埠人!”  

    刘氏四兄弟的义举感动了当地干部群众,陈家坝乡党委书记赵海清说:“他们来干几天了,我都不知道。没有向我们提一点条件。关键时刻,为震灾受困地区打通了一条条生命线。路打通了,物资进来了,群众有救了。我们重建家园的信心更足了。”  

    四兄弟更感动家乡蚌埠市民,越来越多人加入四兄弟的行列。蚌埠市一家烟酒专卖企业老板徐国军在刘氏四兄弟的感召下,特地带着价值6万多元赈灾物资赶到陈家坝乡。怀远县常坟镇一平板汽车老板主动与四兄弟联系,待救灾任务完成后,愿意帮他们免费运回挖掘机。  

    四兄弟的义举通过新闻媒体、网络传开后,也感动了全国各地关注灾区的人们。网上热评不断,称赞四兄弟:“你们是我心中的英雄!”  

  大灾面前,大义如山。刘氏四兄弟以无私、无畏的壮举谱写了可歌可泣的篇章。 (记者  张幼龙   娄山 )
  

打印】【关闭】  
  + 图片动态 更多>>
北川20余套民居重建设计方案出..
广西建设系统抗震救援队返桂(组..
广西一批环卫设备及时发往四川灾..
宋继东厅长赴四川灾区看望慰问..
自治区建设厅广大党员踊跃交纳..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承办:广西建设信息中心